教育不应该是简单的职业教育或普通教育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
经过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中国社会经济实现了数量积累和质量飞跃,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发展,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就业困难和就业短缺在中国经济社会中并存,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升级面临的瓶颈问题之一。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有很多。本文仅就人力资源水平、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自己的观点。
一、高技能人才的定义和素质要求。
高技能人才是生产、运输、服务领域一线从业人员,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在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经营问题的人员。主要包括高级技术人员、技术人员、高级技术人员专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可分为技术技能、复合技能、知识技能三类。
高技能人才的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职业技能,是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也是区别于其他高级人才的主要方面。二是职业适应能力。高技能人才具备独立学习新职业技能的能力,能够及时把握职场中特定职业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不断掌握先进的职业理念和操作方法;不断扩大知识面,具备扩大知识结构的能力。三是专业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不断发现存在的缺陷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具体实践,操作开发。
通过对高技能人才素质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职业学校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培训:必要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创新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是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
(1)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本土化借用。
德国的双重制度是目前世界上相对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所谓的双重制度是指职业学校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培训的结合,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人才培训全过程的职业教育模式。双重制度职业教育要求学龄人员首先找到企业,获得具体的职业地位,与培训企业签订职业培训合同,成为企业的学徒。成为企业学徒后,找到相应的职业学校,在职业学校学习后,成为职业学校学生,呈现学校前企业的特点。德国的双重制度模式值得学习。模式移植的主要优势是:明确的培训目标,即培养高技能人才;企业与学校相互协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2)中国职业教育模式样本。
政府领导:充分发挥政府的社会职能和政策导向作用,加强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的协调使用,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和支持力度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有效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职业学校的重点是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主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和技能,向企业和社会输送高质量的毕业生。
企业跟进:通过实习制度,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和特点,对实习生进行深入的专业技能培训,使实习生能够掌握企业实际运营中使用的技术。
三、初步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法。
(1)制定职业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
1.深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意识。
职业学校应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对职业学校学生的未来充满信心。在规划中,首先要从战略发展的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2.加强高技能人才师资培养。
逐年增加职业学校教师数量,提高教育水平、高能力、高素质教师比例,提高教师道德素质、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努力建设优秀的教师和培训教师,同时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学习和进一步学习,为学生树立榜样。
3.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步骤。
制定详细、可操作的人才培养步骤,逐步实现最终的培养目标。
4.量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科学研究人才市场需求后,通过培训目标的选择和定量,将人才研究结果转化为具体数量要求明确的人才培训目标,稳步发展,提高学生数量和素质。
(2)完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链。
向企业输送实习生后,应与企业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建立跟踪机制,关心学生的实习生活,了解培训企业对实习生的待遇,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积极配合和支持企业的培训活动。
(3)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结合。
教育不应该是简单的职业教育或普通教育,而应该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内容的结合和渗透,而应该是不同的。职业学校应从职业教育的维度出发,加强普通教育重点的理论知识学习,借助政府的主导优势,加强两种教育的沟通和结合,使两种教育相互渗透和补充。
四,结语
俗话说,十年树,百年树人,中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和耐心,政府的全力支持,职业教育领域各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中国企业的快速发展。我相信,经过各方的不懈努力,中国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将显著提高,中国社会人力资源矛盾将得到有效缓解,中国经济将继续、高效、平衡发展。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