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学应该以思维发展和质量为核心素质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
一是立足语文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核心素养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后形成的关键成就,是学科教育价值的集中体现。对于中文学科,其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语言建构与应用。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伟指出:语言是一种关系。语言的产生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沟通的需要,语言只是实现了这种关系和需要,这显示了语言的价值。语言的构建可以理解为构建一个符合语法的句子,并说一个可以在语言集团中理解的句子,这是一个具有语言资格的主体必须具备的能力。语言的构建并不意味着它可以正确地应用。语言的应用实际上是为了相互理解。语言必须符合一些语言学习、讨论伦理学等规范,才能实现沟通的意义。
从语文学科的角度来看,语言建设与应用的核心素质可以理解为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和意图,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恰当地运用祖国语言表达意图,进行最有效的沟通。
(2)思维发展和质量。
为什么汉语教学应该以思维发展和质量为核心素质?因为汉语课程是学生学习和使用祖国语言的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掌握汉语规律的使用本身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因为汉语的内部结构,包含各种信息非常复杂,这项工作不能与思维的发展分开。汉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维发展的特点,改进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掌握初中是从初级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进行有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质量。
(3)文化传承与理解。
汉语教学是母语教学。汉语中的许多单词都有传统文化基因,有些明显具有象征意义,如长江、黄河、月亮和红梅。有些自然会引起一些联想,如柳树和留下来、绿色和爱。只有通过解释、理解和继承这些文化密码,我们才能理解汉语的丰富含义。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史是多民族发展的共生体。在古代,中国经历了几场民族战争,汉语实际上经历了多民族的激变和融合。这些因素影响了汉语文化的传承和积累。例如,苏武牧羊、昭君、岳飞抗金等历史事实中留下了许多精神文化。几千年来,它一直受到赞扬。许多词背后都有历史典故。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只有民族才是世界。因此,理解和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已成为核心素养的关键。
(4)审美欣赏和创造。
什么是审美欣赏?美是人类的正常需求。人与其他动物不同的原因是,除了男人和女人的生理需求外,还有更高尚的需求。美就是其中之一。美是对形式的观察。当我们看待生活中的事物时,我们抛开它的实用价值,专注于事物本身的形象,发现它有一种超越现实的内涵和内在的精神。你觉得它触动了你,感染了你,丰富了你的心,滋润了你的心,让你快乐。这是以审美态度欣赏外部世界。当我们深入其中,反复玩弄美的真理时,我们就进入了审美欣赏的层次。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精神敏感性是不同的。因此,每个人在审美欣赏过程中都有创造性和独特的发现,即一千名读者有一千名哈姆雷特。
汉语学科是汉语和文学的复合体。当我们打开汉语教科书时,我们会阅读文学文本。文学作品是一种艺术组织语言的作品。汉语教学以审美欣赏与创造为核心素质,旨在满足人性的需要,让学生体验文学带来的快乐和兴趣,唤醒学生对文学的渴望和热爱,在审美欣赏过程中培养个性创造力。
二是渗透立德育人理念。
温儒敏教授提出,新教材编写理念最重要的一点是立德育人。立德育人怎么办?八个字:整体渗透,默默滋润事物。不要贴标签,也不要穿靴子和帽子。这不完全是政治需要。我们应该把它作为教学目标。
在备课时,我们应该对整个小学新语文教材的单位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尤其是人文主题的安排。了解每本书和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什么是默默滋润事物?立德育人的教育必须是语文的。它可以通过自然的影响紧密接近学生的思想和情感,而不是贴上标签。在今天的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空谈、套话和大话,这不能反映汉语的特点,也很难分心。
例如,在四年级第一册的第一个单元中,单元指南的页面引用了王伟的一首诗:在河流和世界之外,山是中等的。看看这个话题,我们知道这个主题是人和自然,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更困难。我们不必从人和自然的角度来总结,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孩子们很容易接受的主题。在口头交流中,有一句话:与自然的接触可以让人们放松和快乐,这符合儿童的认知特征。这就是人文学科,主题已经实现了。当然,教科书也提示,这个单元不难发现,许多人类行为正在破坏我们的环境。它被提高了吗?为了实现人文教育,不要总是使用大词。
中国学科四大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当前的教育改革更加科学化,也是教育改革的灵魂。作为教科书编写的基本概念,培养理想信念、文化信心、责任的接班人、核心素养和美德培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相互补充,中国教师只核心素养,渗透美德培养理念,创造令人钦佩的辉煌。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