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优质教学资源与落后学校共享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07-12 09:00:02

尽管我国自全面推行义务教育以来,已达到了让所有儿童有学上基本教育的目标,但各地区、城乡、学校在办学与教学水平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差距,高校生源与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供给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义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1]。

一、中国当前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

城乡差距是造成我国基础教育不均的最主要原因,不同地区、不同群体接受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接受程度还不平衡。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教育经费投入不均,我国各地城乡之间的中小学教育经费差距仍然很大;二是学生在接受教育机会方面的不公平;城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异,使得农村孩子们处于教育的起跑线上,这种不平衡、滞后的教育发展成为影响农村学生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瓶颈;城镇教师数量和教学水平远高于乡村教师,城市学校教师与学科之间相互对应,农村学校师资严重不足,一位教师必须同时跨专业上课,四是乡村教师水平有待提高,乡村学校受地理环境影响,乡村学校受地理环境影响,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影响,教师待遇较低等原因,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从事教育工作,即便是培养出的优秀精英教师也容易流失,这些都对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是当前农村中小学面临的首要问题[2]。

第二,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的均衡问题。

资讯科技的发展又可为缓解教育均衡问题开辟另一条路径,教育信息化可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同时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均衡问题的成本较低,更方便、高效。

怎样把优质教育资源与农村学校教学水平、学校环境、同步课堂相结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同步班就是通过网络同步上课,让乡村学校和拥有丰富教学资源的乡村学校同步上课,共同分享教育资源。当前,实施同步课堂的主要形式是利用摄像设备,通过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师课件素材等音视频通过流媒体传输到接收端课堂,从而实现远程课堂教学。

同时,城市学校的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使优质教学资源与落后学校共享。主任讲课教师在进入同步课堂系统之后,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讲课时,语言要清楚,速度要快,要适度,避免错误的信息传递;对于重、难的知识,最好以板书或课件的形式表达;在同步课堂中,同步性交流时,双方教师一定要在指令传递上相互配合,确保互动正常进行;对于课堂管理,双方教师要密切合作,接受课教师要给学生明确指示;在课堂节奏把控方面,多方互动时,就会出现等候留白的时间,此时各班教师需要调派本班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这样就能实现班级间互动穿插同步进行,使课堂更加紧凑;同时,接收班教师要和学生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消除讲课教师远距离传递信息所带来的距离感,接受课教师可通过激励、突出难点等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在一个同步教室里,会有一个练习同步进行,这一环节可以用来检查和评价教学效果,并以此来检验和评价教学效果。同工不同酬则要体现课堂上的难易程度,练习结束后双方老师将结果汇总,及时反馈学生的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做出进一步的补课;各校教员可利用同步教学软件,交流存在的问题,取长补短,逐步优化同步课堂以达到教学效果。

同步班覆盖范围广,通过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育资源短缺、传输速度快、总成本低、快速方便等问题,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能提高接受端教师的教学水平。但是,在实施同步课堂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主讲教师负担很重,不仅要承担大量备课任务,还要注意各班学习活动;接收班教师的课堂管理有待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到位,互动环节效率低,“远距离一对多”教学模式不利于教师和学生互动[4]。

三、同步课堂改进建议。

二是要加强教学能力建设,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来传递丰富、全面的教学信息;要注重对课堂节奏的把握,提高教学能力;提升课堂效率,及时指导学生学习过程,鼓励学生互动;互动过程中突出重难点,还要注意侧重点;同步练习结果反馈要及时。

当前同步课堂还仅限于优质课堂中的优秀学生。就算是对教学模式的研究,也只有理论研究,实践性研究少。同步性的课堂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注重实践。认为同步课堂实现教育信息化,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育均衡问题。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