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维持出口的稳定与连续性?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
当前,我国对外经济贸易面临的新形势亟待解决。
一是如何保证出口的稳定与连贯性。目前,全球经济复苏放缓,主要出口市场增长乏力。相关的国际组织降低了2011年的贸易预期。世卫组织预测,2011年全球商品贸易增长率将下降到6.8%。IMF预测,从2010年的12.5%降至7%,发达国家的进口额将从11.3%下降到5.3%,发展中国家将从12.3%下降到8.9%。欧共体.美国.东盟.日本分别为我.二、四、五大出口市场,IMF预计,2011年欧盟.美国.东盟.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将出现下滑,但由于最终需求疲软,进一步补充美欧企业库存动力不足,将明显削弱补库存周期的拉动力。重要的出口市场和贸易伙伴经济复苏缓慢,限制了我的出口增长。那么,如何维持出口的稳定与连续性,不再以数量求量取胜,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首先,保持和巩固以开发新产品为突破口的市场,企业要实施差异化经营策略,要防止出口产品趋同,市场趋同,不要以规模数量取胜;第二,要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和巩固市场,要改善产品质量,提高档次和附加价值,多加款式.式样与多样化.可适应性;三是要改变对政府鼓励政策的依赖;为了提高利润,通过与市场竞争来提高利润,要学会顺其自然,改变长期以来依赖低成本扩张、低价格的出口发展模式。
其次,如何应对我国目前越来越多的保护主义势力。当国家需求疲软时.更多地关注扩大出口.目前情况是保护国内市场,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贸易限制措施明显增加,作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中国轻而易举地受到冲击,作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对象,贸易摩擦所面临的形势将更加复杂。对此,我们必须全面、客观、清醒地看待这一情况,采取更有效的对策,既要学会运用国际规则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又要学会运用法律积极应对。然而,也应该看到,我们老被“反倾销.反补贴”,除了我们对外部形势的严峻了解不够之外,还有必要反省我们的工作是否做得不够?运营战略是否正确?对于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和环境,我们是否采取了一成不变的办法?为什么我们有一些产品要以如此低的价格出售?为什麽不了解行情,不问市场,不做行业调查,而采取卖出为善的做法?清醒地认识到,国外对我国反倾销既有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也有外贸发展方式尚未发生根本变化的原因。
三是如何解决我国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涨的问题。在国际货币供给中,流动性泛滥,大量美元持续流入国际市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特别是对某些需求旺盛的能源.资源.原材料商品,一些可以对抗通货膨胀的贵金属,上涨的趋势将非常明显。通货膨胀已经是一个全球问题。对我国外贸企业而言,同样面临内需通胀.生产成本上升、人民币“内走弱.对外走强”困境。不断上升的要素成本会侵蚀我国企业的出口积极性,人民币的升值及其预期也会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如不能消化内部成本,必然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后劲。对于外贸企业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要解决这两个矛盾,关键是我们的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要争取一个好价格!要在国际竞争中创造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创造利益。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温总理提出:要“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售价。要改变过去那种“我们国家买什麽贵、卖什麽就贱」的不合理状况,争取合理的利润,在国际经营中要有个大转变!根据我们运作中的许多企业,你们都说自己会用武器来定价,其实这只是一半,我们只会降价,不会涨价,一直提不起价钱!很明显看到人家需要的东西,就是赚不到钱,稀土就是一个例子,现在日本地震了,我们加班生产供应给他们,又怕又怕涨价?这里还有一个例子。这两个国家都已经发了这么多钱,再者,国际市场价格都涨了,你们提出一点卖给他们为什么?
四是如何扩大进口以维持贸易基本平衡。就我国贸易顺差的构成而言,其结构特征是非常明显的。在国际分工格局的影响下,我国加工贸易比重较大,表现在贸易方式上,去年一般贸易仍为逆差,达472.5亿美元,加工贸易顺差3229亿美元,是同期总体顺差的1.8倍。从区域结构来看,香港.美国.欧盟仍然是我最大的三大顺差来源,加工贸易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盈余分别是2060.6.1812.7和1427.6亿美元,三地的顺差总额是同期整体顺差的1.5倍,对台湾省,韩国逆差分别为860.2.696.3和556.5亿美元,与东盟的赤字大幅增加,为2009年的39.3倍。应当说这种顺差是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果.生产制造的全球化与国际产业链的分工导致的,也是国际直接投资对我国的大规模投资。但要维持贸易的基本平衡,我们就必须扩大进口,并把重点放在对贸易顺差较大的国家。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扩大进口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主要货币发行国通过滥发货币转嫁危机,如果继续保守,不扩大进口,及时把货币资产变为有形资产,就会“坐视”经济遭受更大损失。进口政策也要反省,在国际金融体系、国际货币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时,如果不采取有利于进口的措施,恐怕也会失去“机会”。的确,增加进口要与我们的行业相衔接.符合我们的需要.也要和我们的技术对接,但是要充分认识到:进口是两个市场的充分利用.两种资源的重要内容,对进口不利的政策一定要改!
目前,我国外经贸发展既面临着极为复杂的国际形势,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并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以往以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依赖于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要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就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方法,提高工作水平。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