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信用证中的5种常见问题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

制单业务的弹性处理问题。

(一)在严格相符原则下灵活处理单据的例外。

制单业务要遵循严格相符原则,但严格相符不能机械地理解为一字不差,完全照搬照抄,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现实外贸业务中,不会造成单证不符的几种情况现归纳如下:

1.ISBP681第6条规定,使用普遍承认的缩写并不导致单据不符。

2.ISBP681第25条规定,如果不影响文字或其所在的句子意义,拼写或打印错误不会造成单据不符。例如:误打为mashine的单词machine,不会造成歧义,不构成混淆。

3.与惯例不一致不会造成单据不符。如果信用证的条款要求单证填写必须用英语,但是,出口国相关机构所签发的品质证明或检疫证书,应使用受益者的国家语言(非英语),预先以固定格式印刷,受益者所提供的单据只能是L/C项下所要求的内容以英语填写,证书背面或正文文本下方有英文翻译。这种情形并不构成矛盾。

4.没有歧义的表达方式不一致不会造成单据不符。举例来说,两份单据显示的装运日期有“天/月/年”和“月/日/年”不同的表述,在05.06.2010和06.05.2010之间,可能会被理解成两个日期会导致歧义,导致“仅仅不一致”,在22.5.2010和5.22.2010中,不能将构成不符点视为两个日期,因此并不构成符点。

5.除了商业发票之外,对其他单据、服务或履约行为的说明可以采用与信用证中描述一致的一般用语。例如:信用证中规定唛头为以图案表示的KM,而菱形中无限定词,而在发票上标示的唛头是KM字样,提单上注明的标识为KM,提单上注明的标识号是KM(INDIA)(仅有文字,没有一个菱形图案)。在这种情况下,菱形图样的KM与KM(INDIA)并不矛盾,因此不构成不符。

(二)单据灵活处理技巧。

1.单据以信用证为准。即使信用证中有错别字或明显的语法错误,若问题并不严重,例如拼写错误出现在无关紧要的地方(例如公司地址等等),或影响到信用证各方对货物描述、货物质量、数量、信用证金额等重要信息的正确了解,没有含糊之处,如不能修改信用证,也只能照样将信用证条款所列内容移至所有单证。

2.提交给银行的文件必须完全与信用证相符。如有必要,海关和银行可根据需要向受益人提交一套单据。这些单据在某些方面可能有差异,但是这些机构彼此间没有任何影响,而银行独立地审计提交给他们自己的文件集并支付费用。这样,其他单证可按要求有所不同,但是向银行提交的该单据必须与信用证完全一致,这是处理“单证不符”事故的最大原则。

3.与客户交流。实质上,出口商在履行合同时遇到实际情况,与信用证规定有细微差异,或由于意外造成错误,与客户多沟通,请求客户谅解。但是,单证的签发完全符合信用证的要求。举例来说,在实务中,如果提单记录的实际装船日晚于L/C规定的装运日期,银行将拒绝按L/C项下的付款。此时此刻,我们可请对方改证处理这类问题,但若延误的时间不长,我们也可向船方出具担保函,以有变通方式解决。例如原来把6月5日定为最终装运时间,6月10日才装运。如船方愿意在提单上注明"6月5日装运",单证表面上不会有任何问题。很明显,这是一种“弄虚作假”,但如果和客户沟通达成一致,客户没有实质性的损失,出口商可以避免银行扣款等风险,欣喜若狂。

4.难以灵活处理由国家机构签发的单据。作者曾做过一项业务,L/C要求发票上注明“符合某某标准的货物质量”,以及进口国驻香港领事盖章。发票到香港盖章后,领事馆认为其检验货物的质量不负责任,不予盖章。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出示了相关的检验证明,但最后还是得重制不能标明商品质量字样的发票,才由领事盖章。并由此导致单据不一致。因此,对于国家机构签发的单证,如在信用证条款中有特殊要求的,应事先与有关机构进行沟通,即使确认是否能满足顾客要求。不符合条件的,坚决要求修改信用证条款。

5.养成编制交易记录的习惯。在实务中,一组文件的制作常常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分工和合作,稍有不慎就会产生单一不一致的问题,即在提交的同一套单据中,同一栏目的内容不一致。防止的办法是养成事先准备交易文件的习惯,按照单据上的栏分类,建立相关数据库,不同部门在填写同一单据时可根据栏目需求直接调用。另外,单证员在审单时,不仅要逐个审阅,而且要对不同单证的同一栏进行对照。实践中,我们还应注意“单一致”并非绝对化,一套单据在合理范围内的某一栏填写内容不能照样复制,但只要没有冲突就行。例如:商品说明本栏,商业发票要求尽可能翔实细致,同一类的产品按规格或型号一一罗列,但提单或原产地证明所列此类产品的一般名称,不必按货号列出。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