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07-20 09:00:02
2.1国外循环农业发展情况。
在过去数十年中,为摆脱目前农业发展困境,世界各国都提出了精确农业、节水农业、永续农业、绿色能源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不同形式的可持续发展循环农业发展模式[11-13]。
2.1.1美国精细农业。
在美国,第一个实行精耕细作的国家之一。精耕细作又称精耕细作,其指导思想是根据具体土地情况将多个作业单元进行划分,每一作业单位对土壤和各种作物进行精确管理,通过优化,使农药的使用量降到最低。对外农业投入,如化肥、化肥和其他水资源的使用,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自1990年代起,美国就成功地把GPS(gps)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当前,GPS技术在玉米、小麦、大豆等生产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据统计,指导施肥的作物比用传统施肥方式施肥的作物增产近30%,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虽然美国把科技成功地引进农业领域,但也出台了相关法规,对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使用进行了严格控制,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维护了生态环境资源的自然属性,从而取得长远的经济效益。
2.1.2以色列节水农业。
以色列的气候是地中海气候,以漫长、炎热、少雨的夏季和相对较短的寒冷、多雨的冬季为特点。由黑门山海拔2810米到海拔392米以下的死海,由于各地的高度、纬度和与地中海的距离不同,以色列各地的气候状况区域性特征都十分明显。
为适应其气候区域性差异,以色列有效地维持区域内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长期、稳定发展,形成了以节水农业为特色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节水型农业是农业提高用水效率的农业,是水、土、作物综合开发利用的一项系统工程。节水型的农业灌溉以喷灌和滴灌为主,与传统的沟漫灌方式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1)节约土地,扩大种植面积。常规的沟渠灌溉方式是在水源与田地之间修建各种排水沟,而且在农田里要设置田埂、垄、等灌溉,这些渠道、田埂、耕作如使用喷灌或滴灌,可直接取消沟渠、田埂、垄等原有水利设施,扩大有效种植面积。
(2)保护环境,渠道防渗。在田间,采用节水滴灌技术,将水直接送至作物根部,比传统灌溉节水1/5以上,能有效地减少灌溉用水量;在灌溉过程中降低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的风险。
(3)减少农田水利建设投资,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用传统的地沟灌溉、畦灌、自流漫灌,土地要平整,造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增加;喷灌或滴灌,可使土地保持其自然状态,不需要平整,既能大大降低水利建设的投资,比较适合连续作业的大型农机具,有助于大规模实施工业化种植;对于坡度大的耕地,滴灌也可以防止土壤侵蚀。
(4)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根据土壤干湿度、作物生长需要,适时适当的灌溉方式,节水灌溉,可使作物更科学地生长,显著提高作物产量,提高经济效益[14]。
所以,节水农业的实质并不在于节水,而是依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土壤干湿度及作物生长需水规律,有效利用水资源,提高农作产量和经济效益。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2.1.3英国的永久性农业。
永续农业是指对具有生物多样性、稳定性和自然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的农业生产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永续农业的特点是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取得最大经济效益[15]。
永续耕作是一种土地利用与社区建设的行为,致力于使人类、区域气候、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动物、土壤和水和谐地融合,形成稳定、富有生产力的社区。永久性农业不只限于用于农业的动植物生产,还包括社区规划和发展,以及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堆肥、温室、节能住宅、水回收和再利用系统、太阳能食物烹调和干燥。
永续耕作的本质并非各要素本身,而是人为各种要素创造出彼此间的关系。这一协同效应通过仿效自然模式而进一步加强。
2.1.4德国的绿色能源农业。
绿色化农业是指人们用作物(绿色能源)把太阳能转化成能能,并储存在植物体内,再通过相关的科技手段,把有功能的作物转变成人类所需要的能量。
通过对甜菜、油菜花、玉米、土豆等作物的定向培养,德国的科学家们能够生产出像甲烷、乙醇等绿色能源。现在,德国可以利用油菜籽制取植物柴油来替代化石燃料作为动力燃料,此外,经过技术改造,还可以作为化工原料。
它具有以下特点:①太阳能通过作物(绿色能源)转化为有用能源,并属于绿色可再生能源。②通过相应的科学技术,使有功能的、替代的能源得到充分的利用。③以CO2和CO2为主体的绿色能源农业生产过程,主要是吸收大气CO2和CO2,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可降低大气CO2浓度,减轻地表温室效应,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碳平衡。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