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我国GAP执行力的途径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09-25 09:00:02
2006年5月开始实施的中国GAP覆盖了九种主要养殖产品。落实GAP的重点是农业用水、化肥使用、杀虫剂使用、农作物和饲料生产、牲畜生产、收获、加工和储藏、工人健康和卫生、环境卫生、农田卫生、包装设备、运输等等。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的GAP和GLOBALGAP在相互一致性、有效性方面都完成了相关法规、标准文件评估、现场见证、同行评审等评价程序,最终顺利完成互认工作。
这就是说,国家认监委批准了由中国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机构颁发的GAP证书,并通过GLOBALGAP认证。说明中国农产品贸易实践并不缺乏GAP,而缺乏执行能力。提升GAP执行能力,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改善当前我国农产品生产状况,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强消费者信心,提高企业农产品安全质量管理,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促进农产品供给组织化,提高实施GAP的积极性是根本途径。
农业供给组织化可以降低单位农产品运输GAP信息与监管成本。但是,我国的农业是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分散化经营,绝大多数农民不可能按照GAP标准进行经营。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来看,可以通过组织农户来实现规模经营,即通过组织化来实现对外的规模化,从而达到全组位农产品GAP认证等费用。世界上的经验表明,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应适应经济体制转型的需要,在资金、技术、法律环境等方面给予扶持,使农业快速、规范发展。从提高成员素质、管理水平、规模、专业化水平等方面入手,加强合作社自身建设。这一方法可以从源头上解决供给方和监管方实施AP的积极性,并有助于解决上述执行不力的经济动因。
借鉴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明确农产品内部监督是必由之路。
在中国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方面,最接近于美国模式,双方均属跨部门分工监管。然而,美国主要根据食品类型对部门功能进行划分,中国则是根据生产、消费、流通等环节来区分。多方面的保障可能是一件好事,但另一方面,从另一方面看,执行部门的数量过多,难免会出现职责交叉和监管真空地带,相互制约,合作困难。比如,在“毒奶”事件中,这样的缺陷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到底是农业部、质检局或卫生部负责乳制品中多次检出含有三聚氰胺的产品?
毒奶事件发生后数年来,食品安全事故仍然频繁发生,这表明目前成立的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没有满足“协调所有食品安全部门”的意愿。所以,根据中国目前的情况,有必要抛弃美国模式,采用加拿大模式,也就是中央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监管。协调各部门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由其协调其他机构和地方各级食品安全监管执法活动,明确并明确各食品安全执法机构的职责分工和职权范围。将来,中央政府会像英国模式一样,设立独立的专门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监督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供应,并对所有食品进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管理。负起国家对食品安全的全面监督,然后将科学家和人民代表纳入各机构,减少食品安全执行机构的数目,并增加其透明度,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三)完善GAP各个环节的外部监管制度是必要的措施。
1.改进传播信息的有效外部机制。农业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系统是农业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系统、信息咨询服务系统和信息咨询服务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农产品从“田地”到“餐桌”各环节的信息收集、处理、传递、反馈和利用,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的收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交换咨询服务,使消费者了解、选择、监督;加强对农产品潜在风险的防范和治理;为各类利益主体提供信息咨询和服务。
2.完善资料追踪机制。农业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可以为消费者、供货商、经营者提供相应的信息,为农产品的顺向跟踪、反向跟踪提供了平台。根据国际经验,建立由中央控制平台、区域平台、企业端管理信息系统、用户信息查询平台四个部分组成的信息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重要手段。比如,广东省根据《广东省食用农产品标识管理办法》,稳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建设。目前,全国有17个地级以上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建立电子信息追溯系统,“信誉通”食品信息电子备案查询系统已在17个城市推行。当前,广东省已初步实现了对电子账簿、索证索票共享、产品来源去向可追溯、消费投诉可查询、食品退市可统计信息化管理。
3.建立信誉机制。信用机制能够有效矫正农产品贸易中的信息不对称。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机制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监管体系、信用标准体系、信用信息收集体系、信用评估体系、信用披露和奖惩制度。这些是导致GAP执行能力缺失的重要原因和当前工作难以突破的瓶颈。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和民间人士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建立起起震慑作用的信用体系。成立了全国联网的49个食品信用信息平台,统一归集、发布经营者信用信息,永久保存。根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2011年6月17日,复旦大学硕士生吴恒和他的团队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2004-2011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新闻数据库》,官方官方对外发布,并提供区域、食品名、关键词等查询。据数据库显示,违反食品安全的数据令人震惊。研究小组检索了17268篇有关报道,大约1千万字,从2107条有明确来源、有受害人的报道中选出2107条,形成2849条记录。每一份报告都从事件发生地点、涉及食物种类、对人体有害的原因等方面,将有害食品分为“假”,保质期、添加剂、混杂、包装材料问题、无证经营、产品不合格、检疫不合格、卫生不达标等十大类。
(四)加强执行GAP的法律,政策激励是重要手段,从激励机制来看,可考虑将GAP的实施与农业补贴挂钩。
在日本,新颁布的“基本农业环境标准”已成为农业环境标准的必要条件,遵守这一标准就成为了农业补贴的必要条件。在中国,由于农业补贴种类的增加,以GAP的实施作为获得补贴的附加条件,通过交叉达标等方式,可以促进ChinaGAP的普及,同时也可以为农业生产补贴政策寻找合理的依据。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