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计算机的教学方法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09-01 09:00:03
全面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以教师、板书和实验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后进式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式是图文并茂的视窗软件无法形象地描述的,烦琐的操作步骤再一次使学生听得厌烦,许多枯燥的俗语难以讲清,影响了教学效果。利用PowerPoint进行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可将其展示给学生,通过示范一个具体的例子来教你如何使用软件,也可使用Authorware多媒体制作软件,通过文字、图片、动画、声音、通过录像和其他信息来完成教学内容,既可以节约大量的板书时间,也可以增加信息的传递,这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加强学习效果。从“理论化”到“技术化”,上机操作是连接“理论化”与“技术化”两个环节的纽带,是培养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践性的主要形式,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我们应该做以下工作:
(一)改进上机作业指导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计算机操作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计算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衡量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水平的试金石。学员操作前的准备步骤一直到上机完成,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每次上课前十分钟,随机抽取学员上机操作,与学员交流上机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样本及时了解学员的上机情况。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更自由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动性,并能随时掌握学生上课的实际情况,以便及时处理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㈡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电脑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其专业知识和硬件资源的优势,制作相应的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将抽象问题进行形象化、具体化的说明及说明,简化学生的认识难度,加深学生的认识,获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确立多元评估模式。
采用多元评价模式,让学生参与评价,逐步改变以前只有老师评价的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互相评价,互相评价。通过对班内logo的设计评价,通过作品交流时,同学们通过评价来寻找作品的优劣,老师不给好与坏的评价。还有一些同学对logo的理解有误,写出的作品根本不是logo,老师要做善意的鼓励。例如,一位同学做了一幅非常漂亮的海报,学生在评语中都异口同声:不能做班级标识。这位同学低头尴尬,老师及时指导学生:这件作品能用在哪里?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认为它可作为班级文艺汇演的宣传画。再让学生找出这张招贴画的优点,评论完后该同学已满怀信心地微笑。
适时总结反思。
老师要正视错误,错误本身也是一种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老师允许学生犯错的同时,也允许自己犯错。失误本身也是一种教学资源,能够直面所犯的错误,并在纠正错误时加深印象,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计算机操作失误或解决错误大可不必感到尴尬,应及时引导学生改正错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教学中偶尔故意犯错误让学生查找问题的原因,在纠正错误时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
强化中专计算机教师素质的培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21世纪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既要有高水平的政治思想素质,又要有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还要不断地学习和训练,丰富和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发挥主体作用,还要大力弘扬教学的优良传统,形成相互学习、互相借鉴、互相启发、相互激励的和谐师生关系。师资队伍建设与角色转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对未来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利用多媒体技术,因特网的普及,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建立等等,意味着学生不再局限于学校,局限于课堂上的学习,或者是通过老师、书本等途径、多种形式获取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更加突出,教师的地位将成为指导、顾问和合作伙伴。中等专业计算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要培养学生的智力,更要努力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在创造力,以及在情感、道德、价值、判断力和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知识的更新也将越来越迅速,中等专业计算机教师一方面要努力学习,在不断更新知识、强化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在电脑教学上出点力。
总而言之,计算机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教学过程,同时也由于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和快速的更新,因此,要求计算机专业教师在不断加强自身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更新和提高,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要不断地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用科学的头脑探索计算机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未来的计算机教学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这就要求必须改进中专计算机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水平,是每一位中专计算机教师的职责。老师们可以在这个广袤的土地上施展自己的才能,这里大有用武之地。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