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美国次货危机造成房地产销售急剧下降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09-04 09:00:05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在2008年下半年开始扩散。而远在中国河南的平顶山神马工程塑料公司却没想到:遥遥无期的这场金融风暴将给企业经营带来致命的冲击。

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美国房地产销售大幅下滑,平顶山神马工程塑料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聚酰胺6,6条条条的生产商。直截了当地导致聚酰胺6,6切片中很大比重的毛毯和短纤业务受到沉重打击;纤维业务的萎缩又促使生产商对生产设备进行切割性改造,将原用于生产地毯和民用纺织品的纤维产能调整为生产应用较广泛的聚酰胺6,6切片。

因此,聚酰胺-6,6切片产业重新洗牌,打破了全球供需平衡,直接导致聚酰胺-6,6切片供应过剩。因此,大量聚酰胺-6,6片低价涌入需求旺盛的中国大陆市场。仿佛一夜之间,神马公司便陷入了经营困境:产品销售价格一降再降,依然无法扭转销量下滑的局面,库存大量积压,开工率大幅下降,工人下岗待业,企业面临生死考验。

在进退维谷之下,神马有限公司想方设法通过法律途径寻求政府援助,用贸易救济手段来维护本企业及国内聚酰胺6,6切片行业的合法权益。

本案例介绍了神马公司是如何运用反倾销法律救济手段突破国外(地区)企业倾销围攻,从而走出低谷,实现企业新腾飞的历程。

一、聚酰胺6,6切片反倾销案例背景分析。

(一)聚酰胺6,6切片——原料小,用途广泛。

涤纶-6,6切片(俗称尼龙66切片)是一种半透明或不透明的乳白色合成树脂,由己二酸与己二胺通过缩聚反应而形成,可分为纤维级切片和工程塑料级切片,可广泛用于化纤及工程塑料等工业部门。它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和更好的耐磨性、抗震性、耐蚀性、耐蚀性,是以塑代木、塑代钢、塑代瓷的典型替代材料。正是由于这些优点,以6,6为原料的下游产品广泛应用于高档服装、地毯、家电、家电、汽车、轨道交通等行业。即使在军事工业,航天工业中,也有聚酰胺-6,6切片的应用,比如部分冲锋枪,半自动步枪的枪托,塑料支架等,神舟六号,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着陆伞的伞绳等部分用来制作的。

(二)我国聚酰胺-6,6行业—起步晚,历程长。

国内聚酰胺6,6条条工业从6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一九六四年,上海辽原化工厂建成国内第一家6盐生产厂,年生产能力达600吨。因为生产技术不成熟,生产规模太小,很快就停产了。一九七三年,辽阳石油化纤公司引进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的聚酰胺6,6号生产工艺,已建成一套设计生产能力4.6万吨(实际年生产能力4万吨)的生产装置。

"八五"期间,国内对聚酰胺6,6盐的需求量在十万吨以上,而仅有辽阳一家生产聚酰胺6,6盐的企业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那时候,国家每年都要花大量外汇进口聚酰胺6,6盐,光神马集团一年就需要进口50多万美元的聚酰胺6,6盐生产锦纶帘子布。一九九四年,国家批准中国神马集团引进日本旭化成公司生产聚酰胺6,6盐的工程项目,设计年生产能力为6.5万吨。工程于一九九八年底建成投产,一九九九年达四千八百七十五万吨,二○○○年达六万吨。与此同时,神马集团从意大利兰蒂奇公司引进聚酰胺-6,6盐聚合装置生产聚酰胺-6,6片,自1998年起,单片产能由1998年的17000吨逐步增长至2007年达到125000吨。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四的聚酰胺666切片生产基地。国产工业的发展和壮大,对提高6条聚酰胺-6切片自给率、改善国产工程塑料树脂长期依赖进口、促进尼龙产业链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国外主要倾销企业——规模大,实力强。

1938年,美国东方公司首先发明了聚酰胺6、6,并于1940年投入生产。根据统计,聚酰胺-6,全球年生产能力约为270万吨,采用聚酰胺-6,6的生产工艺,以美国为主,如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日本、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主要生产企业为英威达、杜邦、Ono、Rosff、Randy,旭化成。其中,生产规模最大的英威达公司占全球聚酰胺-6,6切片生产能力的40%左右,而全球市场占有率前5位的企业所占比例超过80%。业界三大巨头——英威达、罗地亚、首诺公司占据全球垄断地位。

因美国次货危机造成房地产销售急剧下降,导致聚酰胺6,6切片中消费比重较大的地毯和短纤业务遭受重创,而且纤维行业的萎缩,促使生产商对生产设备进行了切割性改造,将原来用于生产地毯和民用纺织品的纤维产能调整到更多用途的聚酰胺6,6片容量。目前,全球聚酰胺-6,6切片的供需平衡已被打破,供不应求的局面更加严峻。特别是在美国,国内市场本来已处于饱和状态,首诺公司将大量纺丝生产线改造成聚合生产线后,聚酰胺-6,6片供不应求,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市场。与欧洲市场的供需都是战略性的长期协议合约,原有的供需平衡很难被打破,而且欧盟内部也存在需求减少,大量剩余产能急需转移。为了寻找聚酰胺-6,6切片销售新途径,缓解不断增加的库存和不断下降的开工率,国外生产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了快速发展的中国大陆市场,试图通过低价倾销手段攫取市场份额。

(四)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巨大,影响广泛。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的冲击迅速蔓延,逐步从金融领域扩展到实体经济领域。在这一背景下,全球消费需求急剧萎缩,许多行业出现了供过于求、产能过剩的情况。国外许多企业为了转移剩余产品,消化过剩的产能,纷纷采用倾销手段抢占市场。PAM-6,6片也没有例外。在反倾销立案之前,国外(地区)向我国大陆市场大量低价销售聚酰胺-6片。2005-2008年上半年,来自被调查国家(地区)的进口聚酰胺-6号、6号切片进口数量呈持续快速增长。2006年的进口总量为73861.7吨,比2005年增加68.77%;2007年的数字为104639.3,比2006年增加41.67%;2008年上半年为60358.8吨,同比增长31.33%,占国内市场份额近一半。此外,2005年以来,进口聚酰胺6,6切片的价格持续下跌,对中国大陆同类产品价格产生了抑制和抑制作用。在国产6,6号产品中,原料价格整体上扬超过20%,而在内地市场上,价格下跌5%以上,内地企业销售困难,经营形势日益恶化。低端倾销冲击下,国内生产企业开工率极低,大批量工人处于待岗或半待岗状态,客户大量流失,聚酰胺6,6切片产业在几个月内都出现了长达几个月的亏损现象。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