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结算审计影响因素有哪些?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01-14 09:00:00

1、研究背景和意义。

完工结算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一环[1]。在编制结算文件时,可能会出现工程量计算错误、取费标准不合理、定额套用不合理、其他费用计算与合同规定不一致等问题,给结算审核的合理性带来一定风险[2]。

审计过程是以合同、招标投标文件、工程量核定单等资料为基础,通过科学的程序,细致、全面地核对了全部结算资料和各种结算费用,从而确定工程的最终造价[3]。通过对一些地区历年来的工程结算情况进行整理统计,发现结算金额核减率平均12%,可见,结算审核对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国有资产经济效益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4]。对工程结算进行有效的精益控制,提高电网公司的工程管理质量,提高结算审核效率,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对全面提高技经管理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实现横向衔接、纵向贯通的工程管理模式,具有正面影响。

国内外学者对工程结算的控制研究较少,且均偏重于定性的[5-8]。文章创造性地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明确了结算审核管理的改进方向,为完善工程结算审核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2、控制工程结算审计情况。

完善、标准化是实现企业转型的主线。虽然项目成本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管理水平却很不均衡,人员变动频繁,整体水平还不适应成本精益化管理的要求。其特点是:结余率高,资金完成率低;结算压力及成本控制困难;流程管理缺乏;创新的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紧张,专业管理人才匮乏;队伍建设压力加大等。

三个五年前,工程结算管理比较混乱,结算费用的监管并未形成系统。三集五大改革后,电网企业组建了工程技术技经评审部,负责项目成本审核,对成本管理的规范性和成本费用的精准性进行控制。但工程结算审核质量效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如工程结算提交材料不全,工程结算提交材料不及时,结算资料反复修改,以及上述原因造成的工程结算审核不能按时完成,如工程结算材料不全,结算审核不及时。

3、工程结算审计影响因素。

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工作总结,总结了影响结案效果的因素:人员素质、结算资料因素、制度与任务分工、结算政策因素、第三方成本咨询公司因素及结算审核管理部门因素,形成了六个影响因素。

(1)人员素质因素。完工结算的准确性与工程造价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密切关系,目前许多工程造价人员能够熟练地掌握施工结算书的工作,并对项目投资效益进行评估,项目招标策略等较深层次的专业知识没有及时更新掌握,这就难以达到市场经济对成本人员提出的高标准、严要求。

(2)结清资料。审计是一项资料多、内容杂的工程。结算费审计的关键在于是否合理、是否合理,结算费的审核就是根据结账资料,可见结算资料的重要性。完善、准确、及时的结算资料是提高审核质量与效率的前提,充分做好工程结算审核前期相关准备工作,是确保结算审核工作有序进行的前提。

(3)系统和任务分工要素。审计工作要有合理的任务分工、科学的流程体系、规范结算材料标准等。审计工作涉及各方面的协调,空间交汇点对时间的控制力度有待加强;现有工程竣工结算审核制度标准均是针对传统的审核流程,新精益模式下的结算审核在流程优化和制度标准的完善上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4)清算政策因素。包括定额清单、计价文件、取费文件、合同条款、有关法律规定等政策依据。对工程结算的争议和认识偏颇也会导致结算错误:如了解招标文件与合同说明,对招标文件和合同说明的理解,对新旧定额的使用,工程量计算规则的理解,定额预规中费用计算标准等,都会对结算审核产生影响。

(5)成本咨询公司的要素。大部分工程结算文件都是通过造价咨询公司编制和初审的。为获取最大经济收益,存在咨询公司为了满足委托方要求而采取一些不合理的手段和方法。这不仅给工程结算审计带来困难,而且还对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声誉造成严重的破坏。

(6)审计管理部门要素。建设单位将造价咨询公司审核后或自行审核的项目结算资料送交结算审核管理部门审核,审核管理部门对工程竣工结算资料及各项费用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完整性。

结论

(1)结算审计影响因素较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在完善结算控制模式时,应优先考虑起主要作用的因素。经仿真计算得知结算资料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人员素质,最后是系统和任务划分因素。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应注重对结算资料、人员素质、制度和任务划分等三个方面的改进,提高结算审核的控制效果。采用哪种控制模式关系到工程结算审计的效果,同时结算审计模式不进行检验,一旦选定,就进入实际运行状态。若控制模式不适用于本地区的工程建设,则需在一定时期内进行修正,并需付出一定的成本。

(2)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工程结算审计模式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改变了仅进行定性研究的方法。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影响因素影响程度进行分析是可行的,该方法计算简单,原理清晰。对影响因素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克服影响因素不可量化的缺陷,采用专家方法可获得影响因素和工程结算审核效果的相关数据。

(3)精益管理注重效率和效益,对工程结算审查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减少资产流失,提高资产利用率。实践中,注重对结算资料的完整性和合理性的控制,统一标准模版,实现结算费用的个性化、标准化、专业化,可提高审核效率,每项费用均有据可查,也可避免审查风险。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