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金融工具防范汇率风险的方法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07-24 09:00:02
一,引言
汇兑风险是指一类经济实体或个人在涉外经济活动中,由于外汇汇率的变化,导致其外币资产或负债价值的不确定变化,业主可能遭受经济损失。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贸易汇率风险和金融汇率风险。一般情况下,国际贸易中的货物、劳务价格以外汇或国际货币计价。如今,汇率浮动频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开展国际贸易活动时,很难估计成本和利润,因为汇率经常波动,因此所造成的风险称为贸易风险;在国际金融市场,全部是外汇,如果借入的外汇汇率上升,借款者将蒙受巨额损失,这种汇率风险被称为金融汇率风险。
在2005年7月,我国进行了汇率机制改革,人民币汇率更加灵活。近几年来,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人民币对美元、欧元等世界主要货币的汇率波动变得更加难以预测,我国外贸企业的贸易汇率风险增大。今年初,人民币升值再次成为国际经济和社会舆论的焦点。鉴于人民币升值会直接侵蚀出口企业的利润,影响外汇资产的价值,如何积极应对和防范贸易风险,已经成为我国外贸企业的首要任务。
二是利用金融工具防范汇率风险的方法。
本文试图对当前环境下外贸企业如何规避贸易性汇率风险做一探讨,并从多个角度对规避汇率风险进行了分析,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远期合同的套期保值;
一种期货合同是指交易双方在将来的某一特定时间以确定的价格买卖某种金融资产的合同。期货合同可以让资产的买方和卖方在未来的资产交易中消除不确定性。期货合约的套期保值是进出口企业用其主要贸易国的货币,例如美元,在支付方式上,与银行签订了一项合同,约定在特定日期内,企业以约定金额向银行支付一定金额的另一种远期支付货币,减少或锁定汇率风险,实现对冲。当前,银行远期合约期限为1、3、6个月等,期限在1年以上的远期套期保值合同不多见。
假定中国DF公司向韩国供应商采购了120万美元的货物,并按照180天的信用证结算条款,再卖给一家法国进口商,此外,还同法国进口商用信用证180天结帐,当天货物售出率为1欧元兑换1.35美元(EUR1=USD1.35),总金额是100万欧元,中间商则是15万美元,而法国进口商则需要向DF支付100万欧元。目前DF公司正在承担USD-EUR汇率变动风险。若欧元在180天内下跌,比如1欧元兑1.15美元,那么,当出口商应收回这一百万欧元时,仅等于115万美元。但是DF预计在收到价值135万美元的韩国供应商的货款之后,汇率变动导致DF公司亏损200,000美元,DF不仅亏损了15万美元,也直接损失了五万美元。
DF公司可利用远期合同防止此类损失,即在购买和销售时,与银行签订相应的期限的远期外汇买卖合同进行套期保值,商定在那时,企业可按银行确认的远期汇率(假定当时6个月的远期汇率:1欧元=1.31美元)从银行收到近92万欧元购买了120万美元(USD1200000/1.31=916031欧元),用以支付韩国供应商的货款。通过这种方式,DF公司在进口和出口交易的时候锁定利润,当然,如果那时欧元升值,DF公司将需要承担即期和远期汇率差价的机会成本。
㈡远期结售汇应避免汇率风险。
期货结售汇是指进出口企业与银行签订远期结售汇合同,根据当时买卖双方规定的远期汇率,约定在未来办理结汇或销售的外汇货币。期、额等,在到期日外汇收入或支出发生时,根据远期结售汇合同规定的货币、金额、汇率办理结售汇业务。其运作方式为:当企业需要锁定远期结汇或售汇汇率,因为担心汇率上涨和下跌,企业需要通过比较各银行的远期外汇价格来协商,根据企业宗旨,与银行签订远期结售汇合同,将未来某一具体日期的汇率锁定在一个固定的水平,到期企业按远期合同办理结售汇业务,为避免汇率波动超过预期而产生的汇率风险。期数为12个月,分为7天、20天、1个月至12个月14个等级。当前国内银行交易货币有美元、港币、欧元、日元、英镑、瑞士法郎、澳元、加元、新加坡元等9种货币。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趋势下,通过远期结汇,企业可以锁定未来收汇的汇率风险,其核心是贴水幅度小于人民币实际升值速度。
举例来说:DF公司在3个月后向美国出口了一百万美元的T/T外汇,以防止在此期间人民币升值而遭受汇率损失,DF公司与中国银行签署了一份远期结汇合同,结汇金额为1美元=6.8012(当日现汇买入价USD1=RMB6.8125),远期购汇金额为100万美元。三个月后,DF公司从美国客户那里得到了一百万美元,中国银行通过远期结汇合同向DF公司付款680.12万元,DF公司如果因人民币升值当日美元现汇买入价为USD1=RMB6.7500,则DF公司回避了51200元汇率损失(USD100万*6.8012-USD100万*6.7500)。
㈢货币期权的套期保值。
(a)选择权是买方在未来一定时期可以买卖的权力,即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金额期权费之后所拥有的(美式期权)或将来某个特定日期(欧式期权)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即执行价)向卖方购买或出售某些具体标的物的权力,但是,我们并不负有买卖义务。选择权交易实际上是一种权利交易。买受人既有执行的权利,又有不执行的权利。
用外国货币进行远期买卖的权利叫做外汇期权,也就是购买期权的人预付款(一般是1%-2%),可以在规定的以后日期(3个月、6个月或9个月)按一个固定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外币。外币如预期价格将上升,需要获得购买选择权,当外币汇率上升时,有权购买期权时的约定汇率(相对较低)购买该外币;而外币预期汇率下降,必须获得销售期权,也就是说,当外币汇率下降时,有权按约定的汇率购买期权(相对较高)出售外汇。如预期的那样,外汇价格未发生变动,则允许期权失效。从而达到避险、规避汇率风险的目的。
由于执行的可选性,它既能很好地规避汇率风险,又能减少判断失误所带来的损失。当执行货币期权合同时,可按实物或仅按货币进行交割。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