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中国斑纹叉尾鱼的发展和出口产业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06-19 09:00:02

青、草、白、鲢是中国传统的四大家鱼,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曾食用过,但对“斑点叉尾鱼”的大多数人却鲜有耳闻。

斑纹叉尾鲈(Channelcatfish)起源于北美,在美国有很长的养殖历史,是美国最大的淡水鱼,因其肉质鲜美而深受美国人民的喜爱。斑纹叉尾鱼是温温性鱼类,对环境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食性广,而且很容易被人工饵料驯化,是一种优良的养殖品种。由于肉中没有骨刺,出肉率高达40%左右,这使得斑点叉尾鱼工厂化加工切实可行。这种鱼在中国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又是怎样发展的,中国又该怎样把这种鱼做大做强呢?该问题将在本文中加以阐述。

中国斑纹叉尾鱼的发展和出口产业。

(一)品种引进与养殖推广。

1984年,由湖北省水产研究所从美国引进的斑点叉尾鱼,经移植、驯化和养殖试验,于1987年获得成功。一九九七年全国水产业技术推广总站从美国引进六十万尾鱼苗,分别放在北京小汤山(阿肯色品系)、湖北武汉(密西西比品系),江苏泰兴(德克萨斯品系),其中北京小汤山地区全部死亡;1999年又一次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引进70万尾,位于总站的北京通县基地、上海南汇、江苏泰兴三个地方;2004年,中国渔业协会大闸蟹分会引进44万尾,放在湖南沅江,江苏洪泽,泰兴,福建闽清,江西南昌,峡江,万安,于都,鄱阳,赣州,这次引种单位涉及最多。

现已在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江西、福建、河南、河北、陕西、山东、内蒙古、新疆、云南、吉林、云南、广东、辽宁、黑龙江、云南、上海、安徽、北方向黑龙江,南向两广,基本覆盖全国。根据不完全统计,年产量约10万吨的斑纹叉尾鱼,主要养殖方式有网箱养殖、流水养殖等。主要分布于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中部省份。经二十多年来的推广,花斑叉尾鱼苗的大规模生产与养殖技术已相当成熟,普遍投喂颗粒饲料,浮性饲料已逐步接受。

(二)出口业的形成和发展。

2003年前,中国斑纹鱼主要消费为国内鲜鱼,因其肉质鲜嫩,深受各地消费者喜爱。2003年5月,美国对越南鲶鱼进行倾销,这对中国斑点叉尾鱼出口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全国为数不多的信息灵通、快速反应的加工厂闻风而动,开始向美国发样、出样品柜、小批量出口。

这几个加工厂几乎都是从小龙虾加工而来(在每年8月,小龙虾生产结束,正好接上斑点叉尾鱼加工),从湖南,江苏,湖北等地,当年出口500吨左右的鱼片。尽管出口量不大,但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外引起美国商贩的注意,订单纷至沓来;在内引起鱼种脱销,成鱼价格上涨(4.5元/斤—5.5元),形成几个卖场:鱼种,成鱼和鱼片市场。从那时起,由于出口的带动,中国斑点叉尾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形成了养殖、加工、贸易的产业化链。据悉,2004年的出口量大约是1500吨。外销产品有冻鱼片、鱼肚。

二、斑纹螺的出口贸易。

其品质及口味符合北美及欧盟市场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国际市场,2003年越南鲶鱼被美国定为倾销,美国将对从越南进口的冷冻大鱼片征收191%的反倾销税,该公司的产品在美国已经失去竞争力,初步估计美国至少有2亿-3亿美元的市场空缺,由于我国对叉尾鱼种的养殖,加工生产成本低,出口潜力大,国际市场上的鱼片(在美国本土生产一磅(1磅=0.454公斤)鱼片的加工总成本为65美分,与我国相比,生产一磅加工成本约35美分),从那时起,中国斑点叉尾开始走向国际市场。

(一)国际市场开发。

自2003年定为倾销型鱼类以来,中国大鱼出口企业一直致力于美国市场的发展,并以每年20多个柜(1个40英尺冷柜平均装20吨鱼片)增加到超过300箱。

2007年6月28日,美国FDA(FDA)做出了一项决定:将五种中国水产品,包括叉尾鱼,并严格检查药物残留。这个决定一出,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导致加工厂停产,市场不景气,许多养殖户放弃种苗,改种其它品种,当年鱼片出口锐减至100个,2008年鱼片出口锐减至100个左右,但没有显著增加。

除美国这一主要市场外,每年一次的中国渔业展上,中国出口企业都极力推销中国的大闸蟹,包括俄罗斯、乌克兰和西班牙。刚开始还有一些订单,但是后来由于越南政府支持了其国内大批量的鱼片价格补偿,使得越南大闸蟹到俄罗斯港口的平均价格只有USD2.5/KG,而且,以中国成本计算出口至俄罗斯的价格至少是USD3.8/KG,所以最近几年因为越南政府的价格补贴,使中国鲈鱼在其他国家失去了竞争力。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