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国内外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民开始从农村转向城市,并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同时,农民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影响,特别是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和卫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本文旨在揭示和分析我国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现状,比较国内外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借鉴国外经验,建立职业卫生体系,提高农民工自身质量和安全意识,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为保障农民工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1农民工的定义。
目前,对农民工仍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农民工概念的内涵是指在农村注册,主要从事非农业工业的人。其延伸包括农民工(流动农民工)和农村人口(非流动农民工),他们在农村地区被雇佣从事有偿非农活动。这与外国农民工的概念有些不同。国外认为,农业和园艺是最危险的工作之一1-2。发达国家或地区经常雇佣一些不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人从事农业和园艺工作,也称为农民工3。本文中的农民工是指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
2关于农民工的原因。
和许多发达国家一样,中国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有大量的农民工,但其流动的原因是不同的。学术界一致认为,大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是由于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包括农村经济结构,如蒸汽机的发明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对水力等自然动力的依赖。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目前,农民工的出现与工业化没有直接关系。当大规模农村劳动力流动时,工业总产值已超过农业总产值。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大陆有2000多万农民工外出工作。20世纪90年代,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了全方位、大规模的转移阶段。1994年,6000万农民工外出工作,2002年进一步达到9400万4。2004年,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数量增加到1.2亿。此外,在乡镇企业工作的农民工总数约为2亿,成为仅次于农民、超过城市工人的第二大劳动力群体。我国的工伤和职业病主要集中在矿山开采、建筑建设和危险化学品三个行业,其中农民工是主要受害者群体。
调查显示,中国大陆接触职业有害因素的人、职业病患者、新发和死亡人数居世界第一5。1995年4月,国际劳工组织(IL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职业卫生联合委员会提出了ILO-WHO全球消除硅肺的国际规划。其目标是在2005年前显著降低硅肺发病率,并在2015年消除可预防的职业卫生问题。
我国大陆尘肺防治形式不容乐观。调查显示,尘肺患者主要集中在金矿开采、石英砂破碎、坑道工程建设等行业。
2005年,卫生部收到来自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212份职业病报告(目前不包括西藏、香港、澳门和台湾的数据),其中9173例,占75.11%。硅肺和煤工尘肺仍然是最重要的尘肺病,分别为4358例和3967例,占尘肺病例总数的90.8%;其次是水泥尘肺177例、石棉肺170例和焊工尘肺148例。新的尘肺病例主要来自煤炭行业4477例,占48.80%;其次是冶金行业905例,占9.87%。截至2005年,中国大陆共有607570例尘肺病例,其中47089例存活患者。
3.2职业中毒。
目前,中国大陆职业中毒的特点是大量涌入城市的农民工,其职业保护权益难以保障,健康影响难以估计和控制;急性职业中毒的恶性事件数量不断增加,危害群体性,死亡率高,残疾率高;随着各种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引进和使用,传统的职业危害尚未得到控制,过去从未见过或很少发生的新危害不断产生,如正己烷中毒、三氯乙烯中毒等新的职业病。调查显示,430例急性职业中毒患者的患病率为68.9%,死亡率为4.2%。急性职业中毒是由有机溶剂引起的最常见的中毒,刺激性气体引起的中毒数量最多,农民工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高于正式员工6。
3.3职业伤害。
又称工伤,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的直接作用,对机体组织造成的突然意外伤害。以中国大陆建筑业为例,该行业是一个高风险产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工作的主要产业。具有现场作业环境复杂、条件变化大、临时性强、风险高的特点。根据2004年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全建筑业从业人员总数为3893万人,其中施工现场操作人员基本为农民工,总人数为3201万人。2005年,全建筑业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呈现出整体稳定改善的趋势。全年共发生2288起事故和2607人死亡。2005年,建筑伤亡主要发生在高坠落、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等事故中。其中,高坠落死亡人数占事故死亡人数的45.52%,占事故死亡人数的18.8%。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