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外源性能抑制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成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05-29 09:00:04
龋病是WHO提出的三种主要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人类需要重点防治。如今,在口腔中,变形链球菌(S.mutans)被广泛认为是最能导致龋齿的细菌。试验证明,通过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生长,可达到预防或减少龋病的目的。该文主要阐述了抑制变形链球菌生长的方法,并总结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并对今后的药物开发提出了建议。
1、抑制变形链球菌生长。
近年来,国内外对变形链球菌抑制生长的相关报道很多。国内外学者从基因→免疫生化→药剂学→物理化学等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现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探讨。
1.1遗传角度-
结果表明,LuxS基因调控的密度感应与许多细菌重要生理功能和毒性有密切关系。于丹妮等人成功构建了变形链球菌LuxS基因缺陷株,并与国际标准株IngbrittC进行了比较,发现LuxS基因突变对变形链球菌有抑制作用。
Sztajer等[1]通过对变链菌UA159luxS基因缺陷株进行微点阵分析发现:在AI2补体致活的培养过程中,共有585个受luxS突变影响(约占基因组30%)影响,这些基因未恢复到野生型。这些基因受luxS突变体影响,在几乎所有的代谢途径中都有分布,其中与耐酸有关的基因aguA显著下调(-73.0倍),进一步证实luxS基因突变影响了luxS基因的生长代谢。
1.2免疫、生化角度。
通过采用抗变形链球菌葡糖基转移酶表达IgY,在1周和4周内检测到变形链球菌,结果表明,变形链球菌的数量较试验前均显著降低,其中变形链球菌占厌氧菌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下降12.99%和12.70%。结果表明,在对照组中变形链球菌数量及变形链球菌占总厌氧菌数的百分比。结果显示,变形链球菌葡糖基转移酶过表达的IgY抗体能显著抑制人牙菌斑内的变形链球菌。
通过龋记分法发现,外源性的c-di-GMP对龋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GMP外源性能抑制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减少牙菌斑聚集,抑制变形链球菌产酸,并有抗酸作用。Tamayo【3】等证实在霍乱弧菌(Vibriocholerae)中,c-di-GMP能正向调节生物膜的形成,并对毒力因子的表达进行反向调节。嗜盐弧菌Vibriovulnificus的细菌,Nakhamchik【4】等发现,细菌的迁移和毒性因子的表达与c-di-GMP升高没有关系。这些结果表明c-di-GMP信号途径在不同的细菌中的作用并不一致,其确切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验来阐明。
1.3药物学角度。
1.3.1中药角度。
通过对天然产物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发现,柠檬提取物(lemonpeelextracts,LPE)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它的主要成分具有很强的抗发炎作用,对细菌、真菌、病毒有抑制作用,且无组织积累[5][6]。前期研究表明,在韩慧等人的口腔中,LPE能抑制细菌代谢产酸及牙周炎相关酶的活性,但不能直接杀死细菌[7]。
1.3.2生物配制角度。
抗菌肽是由多细胞生物自身防御系统产生的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小分子肽,具有独特的抗菌机制,是机体赖以抵抗微生物感染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开发一类广谱、高效、高效的抗菌药[8],是自然界赖以生存的重要防御分子。但天然抗菌肽生物效率低,且存在蛋白质水解不稳定。为克服上述缺点,模拟抗菌多肽的特性,通过少量地改变同型物结构的人工合成抗菌肽,为抗菌多肽的研究开发应用开辟了广阔的空间[9]。近年来研究表明,人工合成的抗菌肽远优于天然抗菌肽。
1.3.3物理和化学角度。
光动疗法(PDT)属于光医学领域,是一种利用光动力反应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新技术。PDT现已逐渐成为肿瘤的基本治疗手段之一;近年来,PDT在治疗非肿瘤性疾病,尤其是细菌病和病毒病方面也有明显疗效[10]。PDT法能有效地治疗口腔细菌疾病,且不产生耐药性,故在龋病和牙周病中,有其独特的优势[11]。目前,国外已经有学者利用PDT技术,在培养基中发挥作用,以达到较好的抗菌效果。
很多疾病与硒的摄入量过高或摄入量不足有关,因而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很多研究认为硒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尤其是一些有机硒制剂[13],从硒对主要致龋细菌的作用探讨硒与龋病的关系,可为硒的合理使用和预防龋病提供实验依据。
2、抑制变形链球菌生长。
釉质脱矿作为正畸治疗的并发症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他们一直在尝试各种方法来防止正畸牙釉中脱矿的发生,其中正畸粘结剂的改进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稀土元素镧(Lanthanum,La)是无机生物化学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其氯化物和硝酸盐在生物医学、有机合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采用正畸粘结金属镧对变形链球菌的抑制作用,朱耿辉等实验表明,含5%氯化镧复合树脂粘结剂能有效抑制变形链球菌生长。
低热等离子体的杀菌作用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许多研究报告证实了等离子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白色念珠菌都有很强的杀灭作用。低温等离子体针刺杀口腔主要致龋细菌的变形链球菌是可行的。应用于口腔临床消毒的低温等离子体主要特点是无色无味,无副产物及毒性残留。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