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主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典籍与文化

中国典籍与文化

SCD目录

《中国典籍与文化》自1992年创刊,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主办的学术季刊,CN:11-2992/G2,ISSN:1004-3241。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主要交流该领域的最新发展与实时热点问题。

《中国典籍与文化》在传统文化视角下,关注现实文化热点,进行理论阐述,刊载有深度,有创见,且文笔流畅的考据性短文,着眼珍稀文献的探幽抉微,传统文献的新意发掘,文献典藏流传的逸闻佳话,透过具体细微的古代文化事象,多角度审视传统文化。

主要栏目

文献天地;文史新探;文化广角;学界纪事

收录与荣誉

知网收录万方收录维普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SCD期刊目录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典籍与文化投稿指南

中国典籍与文化杂志投稿须知:

1、中国典籍与文化来稿请以Word文档打印纸本,同时提供电子文档。

2、中国典籍与文化随文提供内容摘要(200字)、关键词(2—4个)和英译标题,并附作者简介(50字)和联络信息。

3、来稿正文请按“1、(一)、:1、(1)”的序号设置层次,其中“1、”以下的章节段落的标题不单独占一行;文稿层次较少时可略去“(一)”这一层次;段内分项的可用①②③等表示。如:1、XXXX(一)XXXX1、XXXX(1)XXXX。①XXX;②XXX;③XXX。

4、来稿中的注释,请采用页下注、每页各自编号,注号置于句末的标点符号之前,如:孔子已有“六艺”之说①,“……将边界查明来奏”①。但引文前有冒号者,句号在引号内,则注号置于引号之外,如:《释名》云:“经者,径也,常典也。”①?。

5、注释文字标引文献的具体格式规定如下:1、著作类:著作者《书名》,出版单位,XXXX年,页X至X。又:著作者《书名》卷X,XXXX年XXX本。著作者、书名之间不加冒号、逗号或“著”、“撰”字样。例:①郭绍虞《宋诗话考》,中华书局,1979年,页75。②[清]张裕钊《濂亭文集》卷四,清光绪八年查氏木渐斋刊本2、古代文献著作者前需括注朝代,书名、篇章名后,可标示所属丛书名;书名加篇名者,书名与篇名之间,如有卷次,加卷次。例:①[清]刘文淇《左传旧疏考正?自序》,《清经解续编》卷七四七,上海书店,1988年,页881。②《旧唐书》卷七三《颜师古传》,中华书局,1975年,页25943、杂志类:著作者《论文名》,《期刊名》X年X期,页X至X。又:著作者《论文名》,《期刊名》X卷X号,页X至X。例:①袁行霈《〈新编新注十三经〉刍议》,《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页7。②池田秀三著、金培懿译《韦昭之经学—尤以礼为中心》,《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15卷3期,页141-1554、西文书名与杂志名均用斜体,文章名加引号。日文、韩文参考中文样式。例:①AdDudink,“TheChineseChristianBooksoftheFormerBeitangLibrary”,Sino-WesternCulturalRelationsJournalXXVI(2004),pp.46-59.5、同一篇文章中,重复出现的文献标注出处只列著作、论文名和页码即可,重复出现的注释不用“上同”简略。。

6、图表按先后顺序编号,在文中应有相应文字说明,如见图X,见表X。。

7、数字用法:1、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用阿拉伯数字,如18世纪50年代2、中国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其他国家民族的非公历纪年,用中文数字表示,且需用阿拉伯数字括注公历。如秦文公四十四年(前722),清咸丰十年(1860),日本庆应三年(1867)3、中文古籍卷数均用中文数字表示,如作卷三四一,不作三百四十一,叶(页)数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联系方式

  • 官网地址:www.ppm.cn
  • 投稿邮箱:ccc@pku.edu.cn
  • 联系电话:010-62751189
  • 杂志社地址:北京大学校内哲学楼328号

中国典籍与文化数据分析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种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时段内刊载的

平均引文数: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热门评论


公伯*** :

沈阳大学学审稿速度很快,编辑态度很好,中间催过一次稿,编辑回复的很及时。个人感觉难度不大,一般都会送审。只要文章稍有新意或者内容丰富就能发表,主要还是回答审稿人意见的时候态度一定要表现出认真和诚恳。

2024-02-18 14:40:14
左*** :

投稿后需要自己电话咨询稿件状态,如果文章有基金支持有很大被录用的可能,见刊也很快,一般来说都是2个月。中国典籍与文化版面费有点小贵。应该再过3个月就见刊了。

2024-01-25 23:33:15
公西*** :

2月投稿,编辑非常认真负责,先后送审多次,终于3月中旬审稿意见返回,直接接受,主编要求对格式进行修改;5月完成修改并接受。责任编辑态度非常和蔼,回复很及时,解释很细心。另外,期刊对文章质量要求还是挺高的,一定要按要求认真准备。

2023-12-14 05:52:23
南荣*** :

开始还很担心自己的稿件会很慢,没想到速度还可以。第一次退修的时候编辑们估计是比较忙,所以审稿意见应该是在编辑部耽误了几天,给编辑部留言后两小时就把审稿意见返给了我。所以建议大家在投稿的时候如果迟迟没有收到退修意见,可以给编辑部留言。总的来说,杂志还是很不错的希望越办越好。

2022-07-05 10:14:01
太叔*** :

投稿后1个月收到的用稿通知,编辑部老师态度很好,认真负责,指出了我文章中很多的不足,经修改后直接录用。良心杂志啊!

2022-02-27 21:25:06
公良*** :

中国典籍与文化审稿速度快,专家审稿很认真,给出的审改意见很中肯,改了2次后录用。还有就在于中国典籍与文化版面费低,相比之前投的期刊节省很多钱。本人向大家推荐该刊。

2022-02-23 08:36:29
松*** :

中国典籍与文化非常好的一本书,还没有细细研读就已经爱上。书的内容很扎实,很不错,带了新的思考方式。不是所谓读一遍就放一边的书,书中的很多理念,想法值得我们去思考,学习。大力推荐。

2021-11-19 20:00:07
夏侯*** :

今6月中投的稿,投给编辑,8月底发邮件询问审稿进度,告之审稿结束录用,有些需要修改的地方。今天收到通知,希望自己以后继续努力!

2021-09-26 01:27:56
晋*** :

《中国典籍与文化》很多地方提供了特别的视角和启发所以,这本杂志让我认真看下去了,写得很有趣,拿起来就放不下的一本书。非常具有可读性的一本通俗的研究读物,值得推荐!

2021-05-24 10:27:16
国*** :

9月20日投的稿,10月22日收到退修通知,11月15日返回修改稿,12月12日收到录用通知。总的来说,这个期刊不歧视学历和工作单位,因为本人只是中部城市三本院校的一名硕士/讲师,很感动!

2020-10-10 15:23:52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