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必须改变对外贸易企业的经济增长模式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
1.引入国际碳足迹认证标准,建立碳标签体系。目前,最广泛使用的碳足迹标准是2008年英国标准协会(BSI)和其他部门联合发布的PAS2050标准(《产品和服务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价标准》)。该标准已在百事可乐、可口可乐、法国达能等75种产品中试行。根据该标准,除了确定和减少产品的碳足迹外,企业还可以为公众如何选择环境保护、使用和处理产品提供建议。国际标准ISO14067产品碳足迹已处于起草阶段,计划于2011年发布。碳足迹认证国际标准一旦出台,商品上的碳标签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2009年6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英国标准协会在北京共同主办了PAS2050中文版的新闻发布会,以促进碳标签体系的建立。2009年11月,在江西南昌举行的首届世界低碳生态经济大会高级论坛上,环境保护部官员表示,环境保护部将在中国环境标志的基础上,探索开展低碳产品认证。2010年1月,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会议表明,2010年,中国认证认证工作将大力加强食品、节能环保等领域的认证,重点关注低碳经济等重点产业。同时,积极推进多边认证和双边国际认可。可以看出,中国已开始采取措施确定碳足迹的具体会计规则、实施计划和标准,以确保碳标签体系的顺利实施。
2.改变对外贸易企业的经济增长模式,优先实施对外贸易商品的碳标签制度。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9年,中国出口总额达到12000亿美元,进口10056亿美元,超过德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然而,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付出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近年来,我国主要出口产品以高能耗、高碳密集型产品和低附加值为主。例如,中国化肥、钢铁和水泥生产占世界总量的比例分别从1980年的17%、8.2%和9%提高到2005年的43%、31.2%和46.6%。自2006年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
目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减排压力,中国必须改变对外贸易企业的经济增长模式,开展低碳生产。目前,我国已取消两高一资(能耗高、污染排放高、资源型)产品出口退税,对部分重点两高一资产品征收出口关税,引导这些产业向高附加值、节能方向发展。我国应优先考虑对外贸易商品的碳足迹认证和碳标签制度。虽然企业的成本将在短时间内增加,但从长远来看,外贸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通过碳足迹评估、认证和碳标签,减少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碳排放,最终不仅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而且使企业处于环境领先地位。同时,中国政府还应对这些节能减排企业或碳足迹低的产品给予适当的财政和税收奖励,以鼓励越来越多的CSR公司履行其社会责任。
3.大力发展碳金融,促进和加快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碳金融是指与碳有关的金融活动,特别是与温室气体排放限制有关的金融活动,也可称为碳融资。目前,我国已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要求金融机构减少高能耗、高排放产业信贷供应,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据统计,自2008年底至2009年9月底,中国主要商业银行钢铁、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高能耗行业贷款增长率分别为13%、19%和45%,均远低于同期贷款平均增长率的31%。2007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等机构共同启动了绿色信贷政策。目前,国内主要银行将扩大绿色信贷业务。目前,中国工商银行98%的贷款企业属于环保部门认定的环保友好环保合格企业,99%涉及贷款余额,不到2%的贷款企业仍在环保标准评估中。中国银行不断开发环保金融创新产品,先后推出一系列绿色信贷产品,利用中国银行全球服务网络和多元化业务优势,在外贸环保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等方面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根据中国提出的十一五期间20%的节能目标,预计未来整个投融资需求将达到1万将有约2000亿元的投融资市场。可以预测,绿色投资和绿色信贷将在培育和发展中国低碳环保产品和服务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4.增强中国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实施低碳消费。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全球变暖归功于企业行为,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很小。事实上,温室气体的排放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据统计,目前,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能源消耗约占全国能源消费的26%,而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30%是由居民的生活行为和满足这些行为的需要造成的。但目前,在中国,大多数公众不熟悉碳足迹和碳标签,更不用说实施低碳消费了。相比之下,英国公众有很强的碳足迹意识。英国连锁超市的商品都贴上了碳足迹标签,完全符合消费者的要求。因此,只有增强中国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引导低碳消费,才能使碳标签体系的实施有广泛的消费基础。作为消费者降低碳责任,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碳足迹,比如优先选择有碳足迹标签的产品,尽量选择当地生产的低碳产品,比如吃当地的绿色食品和有机蔬菜,穿天然棉麻衣服,尽量选择海运产品等等。二是积极进行碳抵消,即植树造林,提高碳汇能力。目前国内外很多网站都推出了碳计算器,利用这个工具可以计算自己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意识地用各种实际行动减少碳足迹。2007年,中国成立了中国绿色碳基金,个人可以捐赠给该基金造林,消除自己的碳足迹。截至2008年底,该基金已获得3亿多元,在全国10多个省区完成碳汇造林200多万亩。预计未来100-200年二氧化碳将固定。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出口国。一旦碳足迹得到认证,碳标签系统就开始普及,中国的出口商品很容易受到其他国家对碳标签的强制要求的限制,从而影响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沃尔玛多年来一直是世界500强的第一家,要求10万家供应商完成碳足迹验证,并贴上碳标签。根据每家沃尔玛至少有50家直接供应商,下游制造商将影响世界上500多万家工厂,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中国。这意味着中国大量的原材料企业、制造商、物流供应商和零售商必须验证碳足迹,否则跨国公司的订单将错过你。因此,提前研究和采取措施处理碳标签对中国经济和外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