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公序良俗的运用也有弊端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10-04 09:00:02

公共秩序是法律的原则。

制定法律的滞后性决定了法官断案的拘束性,法官更倾向于采用成文法明文规定的、合乎常理的规则来进行判决,也不愿意铤而走险地使用未用的原则来进行判决,而得到的结论则是完全相反的。

公共秩序是民法典中的重要原则。法理性是法律规范的组成部分,法律规范包括法理与规则。所以,法理原则与法律规则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法官断案如何能够更好地运用它们,使其更好地结合?两者不同之处在于,法律规则以“全有”或“全无”的形式出现于案件审理中,而法律原则的运用较为灵活,可能有也可能没有,有时两种相反的法律原则也可能出现在同一案件中;法律规则的条款明确而具体,明文规定了假设条件、行为方式和法律后果,而行为人一旦违反就要承担责任。其中,法理规定较为笼统、含糊,法官可自由裁量,原则在规则中给予法官自由裁量的空间,为此,法官所承受的压力也比较大。一般来讲,法律原则的适用是相当严格的:只有穷尽法律规则才能适用法律原则;如果没有较强的理由,就不能随意适用法律原则;除非为了实现个案公正,不能放弃法律规则而适用法律原则。涪陵“二奶”案的法官,实际上就是为实现案件公正而适用法律原则,民法通则是《继承法》上位法,上位法优于下位法,这是法官的一个“更有力的理由”。由于法律服务于社会,往往来自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法官断案时,不仅仅是单纯地以法论法,而是以法使用,这是一种社会效应。

尽管越来越多的法官意识到公序良俗的重要性,并加以运用,但在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中,还有不少法官担心判决的结果不能服众,在法律上站不住脚,就躲着走了,说到底,或者我们国家的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公序良俗原则,只是笼统地规定民事行为不得违反道德,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而不是写着“公诉人好俗”这四个字。

公序良俗作为民法领域的一项重要原则,应当在司法实践中加以应用:一是要完善我国的立法,《德国民法典》、《日本民法典》均明确规定了违背公诉法的“良俗”行为无效。我们还应对公序良俗的具体内容作具体规定,明确违背公诉法习俗的法律后果;第二,司法有必要时,司法人员应充分考虑公诉良俗原则,合理适用;三是要广泛宣传道德,弘扬美德,普及相关教育,要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让他们了解公序良俗的重要性和法定性。

每一个人对善与恶的认识不同,每一个人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都不同,公序良俗的运用也有弊端,这种因人而异的原则对法官也是一大考验。我们国家在立法的同时也要明确善事的界定,善俗的定义应充分考虑文化历史、群众情感、道德良知等要素,符合公认性、合法性、复发性。一般情况下,危害国家公共安全,违背社会管理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侮辱他人人格尊严,破坏他人家庭关系等不符合道德的行为,都不能认定是善行。

在整体上,公序良俗的使用是利大于弊。第一,它能提高办案效率,法官可采用调解的方法,使当事人意识到事实违背道德,过分违反法律,其次,它能弥补法律漏洞,使一些案件单靠法律无法解决,有些案件甚至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比方说克隆人,尽管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不能造出克隆人,但按照普通人的理解,这显然违反了道德规范,最后,法官可以充分利用公序良俗原则作为断案的根据;最后,是司法创新,提高了审判水平,伴随着法官的日益年轻化,公序良俗将得到越来越多的法官的认可和运用,拓宽了审判思路,它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法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原则,不可过分夸大使用,片面强调法律的自主性,忽视法律的实在定性,否则,不仅无法实现个案公正,反而会损害法律权威。裁判在进行价值判断时,应尽其充分的说理责任,将自己对案件的相关认识,尽量传达给当事人,做到判有所据,决有所依,从而达到预期的法律效果。

总而言之,中国的历史传统、基本国情、道德认识等因素决定了公序良俗作为一项法理明文规定,并对其合理适用具有重要意义。法治社会离不开创新,只有与时代同步,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才能使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