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布置教室环境,营造书香氛围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

校长的一项职责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由于良好的环境,能使人格得到自由、充分、全面的完善和发展,使人在自我、自主、激励中不断地发现并努力获得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了创造一间充满书香的教室,我在努力创造。

本人在农村任教的一所小学,学生的阅读量很小,学校图书阅览室的书本少而且陈旧,父母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没有读书的习惯,更别说给孩子买书了。所以每一次上新课,我都会做以下几件事:

一,建立图书角。

多年来在农村教书的经历使我深刻地体会到,农村地区学生词汇普遍较少,写作文的时候也不多,由于学生在家里讲方言(土话),方言基本上没有词汇,描述一件事基本上是一、两个字,平常和父母少沟通,写下的作文都是平铺直叙。所以接任新的班级稳定后,我建立了班级图书角。第一次呼吁大家用零用钱买书,每学期买一、两本。第二是动员同学们主动换书看,把自己家里有趣的书籍带到学校与大家分享。再一次从学校图书室借来部分书籍,为同学们准备了一本图书角,大家可以在课余时间随意挑选自己喜欢的书。书籍两周更换一次,并挑选几位有高度责任感的同学担任图书馆员,这样,就能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同时也能培养出团结友爱、大公无私的思想品质。在课堂上随时都可以借到精彩的书籍,就像为学生打开一扇“知识之窗”。

布置教室环境,营造书香氛围;

班次是学生每日出勤时间最长的地方,任何一处的布置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非常注重课堂环境的布置,尽量让课堂散发出浓厚的书香气息。一开始,我采取了“画图”“写画画”的方法,在学习园地上用电脑打印出一些名人名言,如“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课堂之眼”是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室角落里,我们开辟了一块叫做“书海畅游”的区域。定期更换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短文、新书介绍、心得体会等,让《阅读之窗》给学生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同时还能感受到读书的乐趣。本人还利用本专刊撰写读书心得,与学生交流。

从阿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一篇体育文章开始,读完这本书后,我便写下了自己的想法:“爱的教育”让我着迷,好像它的文学价值并不那么高,也就是在那平淡无奇的笔触中所体现出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村爱情……这部处处洋溢着爱情的小说蕴含的那种深沉、浓重的感情力量,真是太伟大了。

在班会上,我记下自己写的心得,还结合书中精彩的环节做介绍,因为我知道学生们都有向师,他们一定是跟着老师的脚步,果不其然学生中掀起了读《爱的教育》的高潮,有图书室借阅的,有在网上读的,有去书城读书的。课上和我讨论读书收获,周记中常常提到自己读书的心得。

群文教学,引导学生多读。

爱读书的人,知识不会衰老,善于读书的才子思不会枯竭。以学生为发展目标——参加中考、高考、进入大学、走向社会,读书所得的知识将与之相伴,终生受益。在阅读教学中,我抓住文章的精彩句段,引导学生品读,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例如学了《草船借箭》,感觉到了诸葛亮的机智,那么《三国演义》中还有哪些故事体现了他的这一特色?笔者列出了部分章节供学生自行阅读,如《空城计》《赤壁之战》等,课间与三国学生聊一聊,三国学生便会滔滔不绝地介绍一下精彩之处,没有看完三国的学生就会如数家珍。

本人也充分利用了教材中的经典例子,因为S版教材每册都有一个单元名著,这是引导学生进入名著、名著的最佳时机。学习“老人与海”我的问题学生:桑提亚哥的硬汉精神是否还有延续?允许学生自行阅读。再一次学习《鲁宾逊漂流记》的时候,我问:鲁滨逊在岛上住了多久?那他到底做了什么?"星期五"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

四是利用网络的优势,开设“电脑阅读”网站,引导大家多读书、阅读。

要使全班每个学生都能热爱阅读,可以从纷繁复杂、繁杂的书籍中挑选出一些对自身成长有帮助的书。本人根据学生的特点,利用网络这一强大的资源优势,设立了一个“电脑读书时间”,为大家推荐好书,如《窗边的小豆豆》《爱的教育》《成语故事》等世界名著和益智故事。每一分钟都要利用上课前一分钟的时间,到台上展示读书成果,所见即所得,课间与同学一起阅读、欣赏、讨论。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同时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使班级逐步形成了浓厚的读书氛围。

五、家和学校联系,争取父母的支持。

虽然乡下的父母没有多少文化,读书的也较少,但他们热爱儿童。每一次给孩子讲故事比赛获奖,征文比赛获奖,我们的作文成绩名列前茅,并郑重说明孩子爱读书功不可没,家长们便为孩子多读书而努力,为孩子读中学而努力。这个暑假买书的计划顺利完成了。与父母合作,放假期间阅读,撰写心得,摘抄佳句,圆满完成。

将儿童从电视、网络面前拉回到书本上,让孩子读好书净化心灵,让好书陪伴学生,让经典滋润学生的童年。我相信,在我们不懈努力下,在创造“书香课堂”这片沃土上,我们一定能收获收获。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