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经验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
关于台湾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经验。
这一转变轨迹可从上述台湾省加工贸易的发展轨迹来看:第一阶段基本上属于劳动力密集,具有高度加工性的行业,第二阶段仍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但是,半技术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已经呈现出增长趋势,到第三阶段,已经明显向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高附加值的行业发展,劳动密集行业已经接近萎缩,第四个阶段是高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的高峰期,而在这一阶段,出现了知识服务型产业的萌芽,并且在这一阶段已经显示出显著的增长,逐渐成为市场主导产业。作者认为,台湾加工贸易的成功转型升级,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及时调整产业政策以适应世界经济环境变化。加工贸易在台湾的发展过程中,每个阶段的转型都是在国内、国际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进行的。在发展之初,面对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上涨,商品供应普遍短缺的情况下,台湾当局在发展初期,充分利用岛内劳动力充足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后两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影响了岛内经济,其价格上涨,工资上涨,导致生产成本上涨,再加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东南亚国家劳力密集型加工贸易的逐步兴起,使台湾省的劳动力优势逐渐消失。这样的话,台湾人及时颁布「工业升级条例」(1991年),鼓励加工贸易企业采用自动化生产技术来提升产品质量,同时,也要抓住跨国产业转移的机会,出台了多项税收优惠政策,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到加工出口区发展加工贸易,使加工贸易进一步转向技术密集型。21世纪以后,随着“新经济”(知识经济)等发达国家的发展,在适当的时候,台湾出台了《知识经济发展纲领》(2000年),"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2002)和《服务部门行动纲领》(2004年)等经济规划,积极发展知识服务产业。
2.根据岛内产业政策,适时调整加工出口区设立政策。先作产业调整,台湾加工出口区发展初期设立17种外销企业,其中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如制革、纺织、成衣等。一九八八年,批准设立商事和咨询服务行业。一九九四年,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取消了很多劳动密集型行业,允许设立精密机械、精密仪器、电子、光学等13种。一九九七年增加到十八个类别,增加了很多高附加值的行业,如仓储、转口、货物装配、检验等。台湾加工出口区成立之初,是为了吸引产业投资、扩大外贸、创造就业机会、引进最新科技。台湾当局于一九九六年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将加工出口区改为加强产业竞争优势,结合国际市场需求,提升国内技术水平,引进跨国企业投资。其后,为配合台湾「亚太营运中心」规划,调整加工出口区职能,设立仓库转运区。在2000年,加工出口区确定的未来目标是发展为分销和全球物流中心。对这些设定政策进行适时调整,对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3.实行委托加工制度,鼓励在岛上采购。加工出口区发展初期,台湾的机器、原材料、零件几乎都是靠进口的。随著加工贸易的发展,有关部门逐渐认识到在发展岛内进行采购,可与国外厂商分享经济成果,加强岛内联系。为此,有关部门以优惠政策鼓励区内厂商到岛内采购,积极吸引外资企业与岛内中间产品供应商合作,技术员通过组织管理技术观摩、改进生产工艺等方式来提高产品质量,推动岛内产业发展,提升科技水平,从而为台湾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例如,高雄加工出口区,在前三年,岛内购买商品的比率仅为7%,而从1970年代开始就一直在增长,一九七三年增至百分之十七,到1980年几乎只有三分之一,当地有1000多家工厂在加工区周围建厂,产业关联度大大提高,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4.注重发展国际物流产业。伴随着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台湾的国际物流配送需求也急剧增加。1970年代,台湾当局大力推行「十大」建设,进行公路、机场及港口建设,打通台北、高雄等交通,为国际物流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上世纪80年代台湾完成工业化后,「经济部」开始推动流通自动化,将自动化延伸至物流领域。近几年来,台湾受「亚太营运中心计划」的推动,在高雄、台中港及周边地区,设立了以海空联运为主的仓储转运区,以促进邻近地区的通讯、金融、保险、研发等知识服务产业的发展。因此,国际物流产业的发展,对台湾的服务业外包、研发投资、原材料采购等,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撑,也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