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对我国收入差距的影响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
随着FDI(FDI)的增长,我国在FDI增长过程中出现了与FDI同向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开放是影响我国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但是,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这是一个矛盾。在此基础上,作者从我国居民收入结构入手,通过研究发现:居民收入=工资收入+财产性收入+营业净收入+转移收入。FDI通过就业、财产性收入、经营净收入渠道、转移支付渠道四个方面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产生影响。最后本文针对四个渠道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我国居民收入结构。
居民收入一般包括工资收入、让渡资金使用权利息收入、营业收入、出租土地或房屋取得的租金收入、投资收入、政府转移支付收入等。目前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文献中,对居民收入结构进行了分析。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是对收入差距进行分类研究。这些差异主要有: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地区差异、城乡差距、东部城乡差距、东部与中西部农村的差距、东部、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内部差异等等。本研究多采用比较法,用基尼系数或泰尔指数比较收入差距。它只能说明收入差距的大小,无法说明收入差距的成因。本文认为,考察收入差距,必须从居民收入结构入手。
表1-1为2003-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来源结构。可见,我国居民的收入来源可分为四部分:工资收入、营业净收入和转移收入。从表中可以看到,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中,各个部分都呈上升趋势。
工薪所得占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主要来源,2008年占到66.2%;转移收入占23.01%,2008年为23.01%;而2008年,营业净收入和房地产收入分别占8.51%和2.27%。
资本市场不发达,居民投资和使用让渡资金的机会有限,故利息收入可以忽略不计。在此基础上,我国居民收入可简化为工资收入、土地出租、房产出租、营业净收入和政府转移收入。
为了分析方便,分别使用I(income)、W(wage)、R(rent)、M,TP(transferpayment)表示居民收入、工作收入、物业收入、营业净收益和政府转移支付,因此,按照其内在关系,家庭收入=工资收入+财产收入+营业净收入+转移收入。即:
I=W+R+M+TP。
FDI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渠道分析。
(一)就业渠道。
FDI对我国收入差距的影响首先要从就业方面入手。本文所说的就业路径,是指:由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而相对于国内资本部门来说,其生产率水平较高。所以,按照劳动工资等于边际生产率这一经典假设,外国部门的劳动者由于边际生产率较高,所以工资水平将比国内部门高。在我国1993-2007年利用外资快速发展期间,各部门工资水平的变化趋势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从1993年起,无论是国家平均工资水平、港澳台资部门的工资水平和外资部门的工资水平,都在不断地增长。三个不同口径的工资水平分别为3371元、5147元、2008年,分别为25335元、29229元和32653元。FDI部门整体薪酬平均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FDI部门的薪酬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外商投资行业职工工资收入较高;三是外商投资行业与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差距在逐年扩大,这就是说,在目前阶段,随着利用FDI的增加,内资和FDI行业的工资水平不断提高,FDI行业仍然对熟练工人有吸引力,FDI也将推动跨行业劳动力流动。
㈡财产性收入渠道。
FDI在我国的分布,不仅集中于制造业,而且具有分布区域不均匀的特点。FDI绝大部分集中在东部沿海,据统计,东部沿海地区FDI所占比重已超过70%。
当外国部门的工资比国内部门高时,区域间的技工流动就会发生,只要外国部门与国内部门之间存在工资差距,这种流动就不会停止。在我国,FDI的分布呈现出区域性集中的特点,这将导致我国大量的技术工人聚集。与此同时,FDI通过产业链(industrychain)所带来的产业溢出效应,在FDI集中的地区,非技术密集型行业也会有一些发展,从而增加该地区非熟练工人的需求,因此,在本地没有技能的工人无法满足当地需要的情况下,增加非熟练工人的就业机会,在FDI集中地区存在非熟练工人的工资水平高于非FDI地区非熟练工人,这就会引发无技能工人的地区流动。
高技能和无技能工人的区域流动导致了FDI密集地区人口密度增加。这样一来,就会增加FDI密集区的住宅需求,在一定的土地资源条件下,一方面推高了房价和地价,另一方面推高了出租房屋的租金,从而使FDI地区有地、有地、有地、有地、有地、有地、有地、有地、有地、有地、有地、有地、有地有地、有地有地、有地有”。与此同时,技能型和非技术型劳动者的集中,提高了地方消费能力,进而推动FDI密集地区价格水平上升,价格上涨将进一步推动租金上涨。
反之,区域性的人口流动会减少人口流出地对住房的相对需求,而根据需求理论,输入地的租金相对输入区而言会相对下降。所以,FDI的区域集中,通过财产性收入渠道,拉大了我国地区居民收入差距。
㈢经营净收入来源。
FDI的集聚将带来更大的商机,为FDI集聚区域民带来更多的商机,使聚集地居民的营业净收入大于FDI聚集地居民的营业净收入。
FDI在我国的分布呈现出区域性集中,从而引起了FDI人口集中,即人口从中西部流向东部沿海。在人口集中的地方,人们对食物、生活用品等的需求必然增加。这一结果是,一方面可以提高地方价格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本地商界居民的收益;需求越高,需求越稳定,市场供应规模越大,风险越小,较多的社区居民有机会参与商业活动,因此,更多的社区居民能够分享商业利益。
㈣转移支付途径。
FDI的进入会增加政府转移支付的地区差异,使FDI地区的实际转移支付大于非FDI地区的实际转移支付。
在FDI投资地的选择上,政府遵循了效率最大化原则。各地区间的要素禀赋差异决定了外资利用的程度。与中西部相比,我国东部地区具有较高的资本存量水平和市场地理优势,因此,东部资本的边际生产率高于中西部,因此,中央政府首先选择东部沿海作为FDI投资区域。
中央对FDI的调节分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对东部FDI的税收优惠,例如,对园区内外商投资企业所享受的减免税等;二是在东部地区设立经济特区、技术区,为降低企业运营中原材料运输成本、产业链上下游关联成本等,改善东部地区投资环境等。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使政府税收减少,同时,政府还应设立经济特区、科技开发区、改善投资环境等措施,对其他地区的转移支付产生影响,事实上,东部地区的公共物品供给增加,同时也是一种免费供应,使政府实际转移支付的规模有所增加,其中包括运输费用、医疗费用的削减等。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