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碳标签对发展中国家农业贸易的影响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10-02 09:00:02

考虑到“食物里长”这一概念的局限性,英国、法国、瑞士、美国、加拿大等国已经开始尝试使用碳标来标注产品中含碳量的方法。2008年10月,英国发布了一项公众可访问性规范PAS2050,也就是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中温室气体排放评估准则。这一准则是由英国政府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部(DEFRA)、英国标准局(BSI)、英国碳信贷基金(CarbonTrust)共同制定的。本标准适用于检测产品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即产品的碳足迹,其目的是在产品设计、生产和供应等整个生命周期内寻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机会。该基金已向美国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跨国公司以及中国节能、投资、环保投资公司等机构发布了碳足迹和碳排放标志。目前,英国碳信贷基金正在与国际组织,例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共同制定一项全球通用的国际标准,用于检测产品中的含碳量(LindsayHoganetal,2009)。除了英国、法国、瑞士、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已经启动了碳标签的研究与开发,对各国碳标签研究与开发现状的比较详见表1。

无论“食品里长”概念的炒作,还是“碳标签”的实施,都必将对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发展中国家农业出口的空间有可能缩小。““食品里里”运动通过影响人们的购买行为,引导人们购买和消费国内、甚至国内的农产品,减少从国外进口农产品的购买和消费。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市场份额将随之下降,对以农产品等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影响更大。““食品里长”这个不够科学、严格的概念,因其简明易懂,近几年来在许多欧美国家的消费者中已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和误导。调查显示,欧洲的“粮食里程”运动的受害者主要是那些最穷的国家,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例如马拉维、马达加斯加)和新西兰(JohnBallingalletal,2008年)。

其次,“粮食里程”可以成为新的非关税贸易壁垒。““食里里”运动缺乏科学根据,具有明显的新贸易保护色彩。拥护者们清楚地指出,“食物里程”是限制进口的合理理由(Wilson,2007)。““食品里里”运动抵制了其他国家的进口,而不论该产品的含碳量是否高于当地产品。由此,“粮食里程”与世界贸易组织所倡导的自由贸易规则相抵触,成为一种新的绿色贸易壁垒。

其三,全面推行碳标签对世界贸易格局将产生重大影响。当前,产品的碳足迹标准还没有统一,各种测试产品碳足迹的标准和方法还处于小规模试验研究和开发阶段。WRI的温室气体协议计划预期于2010年12月出台,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世界资源研究所(WRI)正在开发用于检测产品碳足迹的国际标准,ISO国际标准将于2011年3月发布(CarolineSaundersetal,2009)。伴随着产品碳足迹标准的完善与统一,即国际标准的出台,对出口产品进行碳足迹检测,并进行碳标记认证。因此,将其引入到国际贸易中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是目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其四,碳标签的实施成本高,有可能阻止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进入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在农产品生产方面有一些优势,因为大型农机具、温室设施、加工设备和化肥等的使用较少,因此具有低碳排放优势。但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很难承担碳检测的高成本(2009年O.Nartova)。所以,在未来的国际贸易环境下,缺少碳标记的产品,就意味着丧失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使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份额下降。

五是碳标签对发展中国家农业贸易的影响还取决于许多其他因素。Edwards-Jones等(2009)分析了采用碳标签对发展中国家向英国出口农产品的脆弱性的影响。注意到:那些离英国很远的发展中国家出口的替代品最受影响,比如肯尼亚的四季豆、以色列的番茄和辣椒,危地马拉的豌豆等;出口热带产品或产品在英国缺乏替代品的发展中国家受影响较小,例如印度的茶叶和葡萄,菲律宾芒果,中国茶等等。所以,碳标记对世界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仍然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六是制定碳标签标准并对发展中国家实施贸易壁垒将产生新的影响。系统、全面地检测产品碳足迹,是碳标签引入的前提。同时,发达国家也制定并组织实施了检测产品碳足迹的技术标准。在国际贸易中使用碳标签后,这些国家或进口商便可能利用其设置技术贸易壁垒。由于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的要求,发达国家进口商必须对其进行碳标签强制认证,这使得碳标签成为新的贸易壁垒和贸易保护的有效手段。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