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有哪些?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

动画课教师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计算机应用能力是教师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础。

CAI教学借助于的对象是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如果教师不能正确使用它们,就很难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老师要通过课件来体现自己对教学内容的设计,首先要明确表现这种教学内容需要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是图表、声音还是画面?图形、声音和图像是什么类型的?第二,如何利用课件来表达教学内容,而不是由老师想到就能实现的,而是通过一定的文字、声音、画面、图表等操作软件来完成,教师对这些软件的运用能力决定着其能否实现与实现。可见,教师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离不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学习、掌握。现代化教育要求广大教师更多、更好地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和效果,而教师如果不能开展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学习,就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去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

2.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动画专业知识水平,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知识学习规律。

使用电脑只是一种手段,帮助教师表达、传递教学信息的一种手段。这一方法的使用是以所表达、所传达内容为依据。若动画专业教师本身的知识能力较高,课堂教学内容准备合理、充足,并且能科学地分析知识学习过程中的特点与规律,才能科学合理地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将优质的教学内容有效地表现出来,传递给学生,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教学方法比较先进的情况下,课堂教学内容简单、粗糙,没有把握到学生学习的特点与规律,不能表现,传递的是更好的教学信息,更不能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所以,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是要求教师用最佳的表现形式来传递最好的教学内容,而不是为了追逐潮流而为学生创造五彩缤纷的泡沫。

3.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不可牵强,孤注一掷。

各种课程教学有不同的特点,有的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能较好地表达和传达教学内容,对于实现教学目标有积极意义,但也有一些课程由于其特殊性,不能以计算机辅助教学来代替,忽视这一问题,将影响教学效果,不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以「摄影」为例,它的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过程,其目的是训练学生具体的动手操作能力,透过摄影效果的提升,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和掌握不同摄影物体所得出的结论。若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显然难以达到这种教学目的,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摄影让学生掌握课程。

CAI是一种服务于教学目的的手段,它不能取代其它教学手段,也不能脱离教学目的,仅仅依靠计算机辅助教学,而忽视其它教学手段的运用,则会使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失之偏颇。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同样要通过提问、辩论等手段,加强教学互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4.课件的制作不可能移植板书,也不能完全取代板书。

应当清楚地看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并非一枝独秀,科学地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最应抛弃的错误做法是照搬板书进行教学课件。如若失去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意义,将无法实现相应的教学效果。科学化地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首先要熟悉教学内容,其次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按照表现教学内容的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采集、设计相应的图表、文字等表达方式;利用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将教学内容综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

事实上,一些动画专业教师认为,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让学生看大量的图片、图表、动画可以忽略粉笔和黑板。与此相反,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板书作为一种传统教学的表现方式,有着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第一,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展示有一定的序列性,不可随意变更,当某些教学内容需要温习并回复时,很难做到,此时板书尤其重要,不但可重复,也可任意删除、改变。第二,课件的制作是先期准备的,比如“图案”课,从古代到现在,中国古代纹饰图案丰富,在教学中学生中随机提出所见的图案,可通过板书直接绘制来表现,达到一种展示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预想和思考无法应付课堂教学中的随机变化,更不能发挥教师教学的灵感,板书的随意性又弥补了这一缺陷,使课堂教学更加实时、完善。

5.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

电脑辅助教学具有形象、生动、信息丰富等优势,但它毕竟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这种方法虽然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但不能取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对学生来说,接受计算机辅助教学就像看电影,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每个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甚至偏颇,作为知识学习的引导者,要科学地引导、归纳学生的认知和感受,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要想成功地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就必须要做好课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作用,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