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微凝胶交配法(MGT)现状及措施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05-29 09:00:04

微凝胶交配法(MGT)

也叫微管板(板)抗球蛋白检测。抗人球蛋白配血法是1988年发明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检测技术,它既保持了传统抗球蛋白检测的精确性,又简单易行,易批量操作[10]。此方法可用于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是目前国外广泛采用的安全输血检测方法[11]。

微型柱状凝胶法是凝胶过滤技术与抗原抗体反应的结合,用特殊的胶凝介质或细细的玻璃珠子介质填充,介质间的间隙只会使红细胞变形而过,就像细胞筛一样。通过离心后,红细胞与相应抗体发生聚合反应,但不能完全到达柱底,呈阳性,且呈阳性,均为阴性。根据血清反应特征及试剂的不同,微柱分为中性柱、不含特异性抗体柱、专一性抗体柱、IgG型不完全抗体及交叉配血的抗球蛋白柱。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尽管和抗人球蛋白法一样,但是一般认为抗人球蛋白更可靠,微柱凝胶法有可能发生漏检。因为微柱凝胶法需要在凝胶中离心,少量弱凝的红细胞可以在离心外力的作用下分散,或者由于具有易变性的红细胞变形穿过胶体孔,造成弱阳性凝集漏检。相对于人工用凝胺法MPT,微柱法灵敏度高,且能捕捉非常微弱的抗原抗体反应从而得到更为精确的结果,交叉配血的灵敏度比MPT法高1-5个滴度[12]。微柱-凝胶法具有操作简单、稳定、重现性好、标本用量少、结果可保存等优点,在试验中增加了培养步骤,并降低了冷凝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但是有文献[6]报道,微柱凝胶法对致敏红细胞和IgG抗-AB血清的检测能力低于抗人球蛋白法和凝聚胺法。抗人球蛋白法和凝聚胺法IgG的检出率较高,而当悬液浓度较高时,会出现离心力不足或离心时间缩短,由于血清含有纤维蛋白,或者血液样本有细菌污染,血浆中的蛋白质(包括IG和补体)不特异性地吸附在病人的红细胞表面,从而产生一种非特异凝集反应[13]。

现状及措施

伴随着临床输血技术的迅速发展,不断地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方法的更新与完善,确保了患者的输血安全。但是基层医院由于信息交流不畅、技术落后等原因,目前的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方法仍然是盐水法。在盐卤配血法中,除盐法外,只需用其他配血方法检测出不完全抗体,从而避免不完全抗体的存在,从而避免不完全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因为传统的抗人球蛋白方法、酶方法自身的局限性和微柱凝胶法测试仪价格昂贵、试剂价格昂贵等原因,目前大多数基层医院,在没有进行红细胞不完全抗体筛查的常规情况下,只能使用盐水法加凝聚胺配血法进行输血前配血试验。

几种交叉配血方法的敏感性次之,段慧玲等[14]报告为:微柱凝胶法>凝胶法>盐法。现在,国外基本采用微凝胶技术,国内已开始推广应用。在何子毅[15],罗志[16]的研究中,用微柱凝胶法、抗人球蛋白法和凝聚胺法检测IgG型抗体,如果超过了最小检测限,就会出现阳性漏检。建议在进行常规的交叉配血工作中,同时进行多项配血试验,以防止供体血液中存在低效、低亲合力的IgG抗体漏检。另外,一些交叉配血试验还可能因球蛋白过多而导致误诊,此时应该对结果进行进一步确认,以确保交叉配血结果的准确性。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