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医院静脉配置中心的安全隐患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2-09-19 09:00:00

PIVAS是一家专门为临床提供安全用药的专业机构。具体地说,在药品检验所进行分装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的国际标准和药品特性设计,并在无菌环境中进行相关的实际操作,同时,要进行配药的处方,必须要经过执业药师的严格检查,才能投入使用[1-2]。而且在配置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按照相应的配药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全静脉营养、抗生素等静脉用药的配置。从这一点可以看出,PIVAS对于医院临床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某个工作环节出了差错,就有可能引起很大的医疗事故。所以无论在配药制度上,还是在相应的管理流程中,我们都要做好相关工作,做到“位”[3]。为此,本文重点对2018年4月至今某医院静脉配置中心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常见错误进行了有效分析,并提出了防范措施,具体结果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而言,静脉给药中心配置,工作流程大致如下。在开始时,医生先开出相关的医嘱,然后护士将资料输入电脑,再交给职业药师完成对处方的审核,然后,医生便可打印标签,护士又负责取药、核对药品、贴标签、检查标签等工作,最后通过库房配置药液和分拣科,将药品配送到相关临床科室。本研究共收集了一所医院自2018年4月至今发生的80例护理差错事件,并对其进行整理、分类、总结、记录,完成了相关工作。

差错分析

一是因为一些医院在设立静脉配置中心时,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造成了相关配药环节,缺乏参考依据和规范性,从而造成相关人员对具体工作流程不熟悉,从而使其在实际工作中极易发生错误,如排药和配送错误等。而且有的工作人员在对药品进行检查时,因不能及时发现处方中的错误,造成后续工作严重偏离正轨。例如,有的处方为药品用量,配置不规范,但这些问题却未被及时发现,则在打印标签时出现错误标签,从而导致工作流连续不断。但除以上内容外,目前医院静脉配置中心仍存在,相关人员责任意识淡薄,工作行为不规范等问题,造成了其在具体工作中的具体表现。都会发生一些漏加或少加某种药物的现象,加之自身的疏忽,使其在配药过程中出现了配送失误,进而给后期临床用药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4.防止错误的措施。

4.1加强护士安全意识,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

因为静脉配置中心从事的护理工作,涉及到整个医院静脉血液的核对、配置、分配等诸多环节,而且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一旦其中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导致严重的医药事故。因此要从提高护士安全意识入手,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自我约束和自我要求。同时,通过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的规章制度,对相关护理人员的工作行为也进行了规范,达到有效控制。此外,通过这一预防措施,也可使有关人员及时进行药品检验,防止其损坏、过期等问题,从而在最大程度上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

4.2对各环节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要有效地避免每个环节的失误,我们要具体分析每个环节。第一,对相关人员来说,无论是专业药师,还是专业护士,其所负责的工作环节一旦发生差错,就要重点考虑出现问题的原因。但若是由于员工责任心不够、专业素养不高,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4.2.1加强药理学知识的培养。

第一,应加强对相关员工的药理学知识培训,以提高其专业水平,从而使其具有与自己岗位相匹配的业务能力。具体地说,医院可以通过开展定期的培训活动,加强相关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同时,通过对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充分了解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4.2.2取药时仔细、准确阅读标签。

要做好预防差错的措施,还需要提高相关人员对工作的重视程度。具体地说,首先进行取药工作时,工作人员必须仔细核对药品名称、生产厂家、规格等信息,并根据有关内容的规定选择合适的溶媒、溶剂,然后再进行一次核对,确保核对无误。对药品进行分类时,也要对包装相似的药品进行区分,以免后期产生混淆。

4.2.3液时一支注射器抽取相应的溶媒。

配制相关药物时所采用的溶媒,需特别使用一支注射器,所以,完成注射工作后,要把针筒放入指定的区域,并作好标记,以防拿错或误用。与此同时,有关人员在完成药液配置后,也要及时更换注射器,防止出现污染问题。此外,在重新进行配液注射和抽血时,也要仔细检查标签上的内容,以免在配药方面出错。最终在实际操作中,也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操作程序进行。

4.3工作结合。

一般而言,在PIVAS工作的药物配置中心,无论工作强度还是工作难度都比较大,所以如果持续高强度的配置工作,将导致相关护理人员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集中等问题,因此在安排工作时间时,必须注意劳逸结合,这既有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又能有效地减少工作中出现的相关错误。

5.结语

总之,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静脉药物配药中心的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常见错误,我们就必须对每个细节进行严格的把关,然后通过不断的分析、总结,来优化工作流程,完善制度,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